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基本建设经济论文--基本建设投资与经济效益论文

我国基础设施投资创新体系研究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1章 导论第10-17页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0-11页
        1.1.1 研究目的第10页
        1.1.2 研究意义第10-11页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第11-14页
        1.2.1 关于投融资体制的研究与评述第11-12页
        1.2.2 关于基础设施建设的研究与评述第12-13页
        1.2.3 关于基础设施投融资体制的研究与评述第13-14页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第14-17页
        1.3.1 研究内容第14-15页
        1.3.2 研究方法第15页
        1.3.3 技术路线第15-17页
第2章 基础设施投资的基本理论第17-52页
    2.1 基础设施建设的基本理论第17-24页
        2.1.1 基础设施的内涵与地位第17-20页
        2.1.2 基础设施的资金来源第20-22页
        2.1.3 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模式第22-24页
    2.2 基础设施的投资拉动效应第24-45页
        2.2.1 基础设施投资对国民经济增长的拉动第24-33页
        2.2.2 基础设施投资对区域经济的拉动第33-40页
        2.2.3 基础设施投资对国民收入的拉动第40-45页
    2.3 我国基础设施投资体制的创新状况第45-50页
        2.3.1 我国基础设施投资体制现状第45-46页
        2.3.2 我国基础设施投资体制创新目标第46-47页
        2.3.3 我国基础设施投资的决策创新第47-50页
    本章小结第50-52页
第3章 我国基础设施投资的现实差异第52-67页
    3.1 我国基础设施投资的时序差异第52-56页
        3.1.1 我国基础设施投资的影响因素第52-53页
        3.1.2 我国基础设施投资的时序差异特征第53-55页
        3.1.3 我国基础设施投资的时序差异表现第55-56页
    3.2 我国基础设施投资的空间差异第56-60页
        3.2.1 基于变异系数的我国基础设施投资空间差异分析第56-58页
        3.2.2 基于空间自相关的我国基础设施投资差异分析第58-59页
        3.2.3 我国基础设施投资空间差异的阶段性第59-60页
    3.3 我国基础设施投资的构成差异第60-65页
        3.3.1 我国基础设施投资的央地项目地位变化第60-62页
        3.3.2 我国基础设施投资的资金来源第62-64页
        3.3.3 我国基础设施投资资金结构的地区差异第64-65页
    本章小结第65-67页
第4章 我国基础设施投资的体制创新第67-83页
    4.1 我国基础设施投资体制的变迁第67-70页
        4.1.1 我国改革开放前基础设施投资体制第67-68页
        4.1.2 我国改革开放后基础设施投资体制第68-69页
        4.1.3 我国新时期基础设施投资体制第69-70页
    4.2 我国基础设施投资体制的沉淀与突破第70-78页
        4.2.1 我国基础设施投资体制的经验总结第70-74页
        4.2.2 国外基础设施投资体制的经验借鉴第74-76页
        4.2.3 我国基础设施投资体制的政府与市场角色定位第76-78页
    4.3 我国基础设施投资体制的创新模式第78-82页
        4.3.1 我国基础设施投资体制创新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第78-79页
        4.3.2 我国基础设施投资体制创新以市场准入为突破第79-80页
        4.3.3 我国基础设施投资体制创新以政府职能优化为核心第80-82页
    本章小结第82-83页
第5章 我国基础设施投资的平台创新第83-97页
    5.1 我国基础设施投资平台概述第83-87页
        5.1.1 我国基础设施投资平台的内涵与模式第83-84页
        5.1.2 我国基础设施投资平台的发展状况第84-86页
        5.1.3 我国基础设施投资平台的合理性分析第86-87页
    5.2 我国基础设施投资平台的运行状况第87-91页
        5.2.1 我国基础设施投资平台运行的影响因素第87-88页
        5.2.2 我国基础设施投资平台的运行模式第88-89页
        5.2.3 我国基础设施投资平台的地区性差异第89-91页
    5.3 我国基础设施投资平台的风险控制第91-95页
        5.3.1 我国基础设施投资平台的运行风险第91-92页
        5.3.2 我国基础设施投资平台的国际经验借鉴第92-95页
        5.3.3 我国基础设施投资平台的风险控制第95页
    本章小结第95-97页
第6章 我国基础设施投资的管理创新第97-114页
    6.1 我国基础设施投资的管理创新概述第97-100页
        6.1.1 我国基础设施投资的管理目标第97-98页
        6.1.2 我国基础设施投资的政府主导作用第98-99页
        6.1.3 我国基础设施投资的政府能力建设第99-100页
    6.2 我国基础设施投资的宏观管理第100-110页
        6.2.1 我国基础设施投资的管理体制第100-102页
        6.2.2 我国基础设施投资的决策管理第102-108页
        6.2.3 我国基础设施投资的经营责任制第108-110页
    6.3 我国基础设施投资的微观管理第110-113页
        6.3.1 我国基础设施投资的前期控制第110-111页
        6.3.2 我国基础设施投资的过程控制第111页
        6.3.3 我国基础设施投资的事后控制第111-113页
    本章小结第113-114页
第7章 我国基础设施投资创新的实证分析第114-126页
    7.1 重庆市基础设施投资概况第114-120页
        7.1.1 重庆直辖以来的基础设施投资成就第114-116页
        7.1.2 重庆基础设施投资对经济的拉动效应第116-118页
        7.1.3 重庆基础设施投资的一般模式第118-120页
    7.2 重庆市基础设施投资模式的机制创新第120-123页
        7.2.1 重庆基础设施投资的平台创新第120页
        7.2.2 重庆基础设施建设的融资创新第120-122页
        7.2.3 重庆基础设施投资的管理创新第122-123页
    7.3 重庆市基础设施投资模式运行的阻力与对策第123-124页
        7.3.1 重庆基础设施投资面临的阻力第123-124页
        7.3.2 重庆基础设施投资的对策第124页
    本章小结第124-126页
第8章 全文总结与研究展望第126-130页
    8.1 全文总结第126-127页
    8.2 研究展望第127-130页
参考文献第130-135页
攻读博士期间获奖及论文发表情况第135-136页
致谢第136页

论文共13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非线性系统的最优控制问题研究及其若干应用
下一篇:Clorf61基因在人肝细胞肝癌中的表达和功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