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8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9-14页 |
1.1.1 研究缘起 | 第9-10页 |
1.1.2 相关理论 | 第10-12页 |
1.1.2.1 复杂性科学的引入 | 第10页 |
1.1.2.2 算法逻辑对建筑学形态发生的影响 | 第10-12页 |
1.1.2.3 参数化设计趋势 | 第12页 |
1.1.3 研究动态 | 第12-14页 |
1.1.3.1 国内现状 | 第12-13页 |
1.1.3.2 国外现状 | 第13-14页 |
1.2 研究内容和目的 | 第14-15页 |
1.2.1 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1.2.2 研究目的 | 第15页 |
1.3 研究方法和研究框架 | 第15-18页 |
1.3.1 研究方法 | 第15-17页 |
1.3.2 研究框架 | 第17-18页 |
第二章 自下而上设计方法概述 | 第18-33页 |
2.1 广义 | 第18页 |
2.2 狭义 | 第18-29页 |
2.2.1 建筑学科的自下而上 | 第18-19页 |
2.2.2 静态的自下而上 | 第19-24页 |
2.2.2.1 采用静态子系统触发设计 | 第19-20页 |
2.2.2.2 采用静态系统叠加生成更大系统 | 第20-24页 |
2.2.3 动态的自下而上 | 第24-28页 |
2.2.3.1 涌现理论——理论基础 | 第24页 |
2.2.3.2 智能集群——算法移植 | 第24-25页 |
2.2.3.3 算法生形实例 | 第25-26页 |
2.2.3.4 多代理系统——操作方法 | 第26-28页 |
2.2.4 静态自下而上与动态自下而上的对比 | 第28页 |
2.2.5 自下而上的设计步骤 | 第28-29页 |
2.3 自下而上的设计优势 | 第29-33页 |
2.3.1 灵活性 | 第29-30页 |
2.3.2 对地域性的解读 | 第30-33页 |
第三章 自下而上的设计语汇 | 第33-57页 |
3.1 软件技术 | 第33-38页 |
3.1.1 软件基础 | 第33页 |
3.1.2 Processing | 第33-35页 |
3.1.2.1 软件简介 | 第33-34页 |
3.1.2.2 工作方式 | 第34-35页 |
3.1.2.3 作用方面 | 第35页 |
3.1.3 Rhinoceros | 第35-36页 |
3.1.3.1 软件简介 | 第35页 |
3.1.3.2 工作方式 | 第35-36页 |
3.1.3.3 作用方面 | 第36页 |
3.1.4 Grasshopper | 第36-38页 |
3.1.4.1 软件简介 | 第36-37页 |
3.1.4.2 工作方式 | 第37页 |
3.1.4.3 作用方面 | 第37-38页 |
3.2 表皮语汇 | 第38-43页 |
3.2.1 哈萨克斯坦国家图书馆 | 第38-40页 |
3.2.1.1 光照子系统 | 第38页 |
3.2.1.2 表皮子系统 | 第38页 |
3.2.1.3 系统叠加 | 第38-40页 |
3.2.2 Kokkugia 的纤维塔 | 第40-43页 |
3.3 平面语汇 | 第43-49页 |
3.3.1 MUSAC 博物馆 | 第43-47页 |
3.3.1.1 一级子系统 | 第43-45页 |
3.3.1.2 二级子系统 | 第45页 |
3.3.1.3 系统叠加 | 第45-47页 |
3.3.2 Kris Mun 的培养机器研究 | 第47-49页 |
3.4 空间语汇 | 第49-56页 |
3.4.1 Michael Hansmeyer 的 L-system 研究 | 第49-51页 |
3.4.2 先进建筑设计工作室的 TANGLED 设计实验 | 第51-56页 |
3.5 设计特征 | 第56-57页 |
3.5.1 叠加效应 | 第56页 |
3.5.2 以逻辑为核心 | 第56-57页 |
第四章 自下而上的设计实践 | 第57-71页 |
4.1 项目概述 | 第57页 |
4.2 基本概念 | 第57-58页 |
4.3 自行车文化触发主要道路系统 | 第58-62页 |
4.4 院落文化触发建筑平面 | 第62-64页 |
4.5 平台系统 | 第64-67页 |
4.6 住宅系统 | 第67-68页 |
4.7 系统的叠加 | 第68-70页 |
4.8 设计模式解析 | 第70-71页 |
第五章 结语 | 第71-75页 |
5.1 设计误区 | 第71-73页 |
5.1.1 自下而上优于自上而下 | 第71-72页 |
5.1.2 自下而上设计等同于非线性设计 | 第72页 |
5.1.3 涌现形式必须复杂 | 第72-73页 |
5.1.4 牵强的设计逻辑 | 第73页 |
5.1.5 电脑取代人脑 | 第73页 |
5.2 发展前景 | 第73-75页 |
5.2.1 设计方法、设计形态、建造方式相统一 | 第73-74页 |
5.2.2 衔接城市设计与建筑设计 | 第74页 |
5.2.3 用数学语汇诠释设计过程 | 第74-75页 |
参考文献 | 第75-77页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第77-78页 |
致谢 | 第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