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6页 |
英文摘要 | 第6-14页 |
1 绪论 | 第14-38页 |
1.1 心血管疾病与治疗 | 第14-16页 |
1.2 第二代药物洗脱支架 | 第16-17页 |
1.3 理想的生物可吸收血管支架 | 第17-18页 |
1.4 生物可吸收聚合物血管支架 | 第18-22页 |
1.4.1 生物可吸收聚合物血管支架材料 | 第18-19页 |
1.4.2 生物可吸收聚合物血管支架临床应用及相关产品 | 第19-22页 |
1.5 生物可吸收金属血管支架 | 第22页 |
1.6 生物可吸收镁基合金血管支架 | 第22-24页 |
1.6.1 镁的基本特性 | 第22-23页 |
1.6.2 生物可吸收镁基合金血管支架在体研究 | 第23-24页 |
1.7 生物可吸收铁及铁基合金血管支架 | 第24-25页 |
1.7.1 铁的基本特性 | 第24页 |
1.7.2 生物可吸收铁及铁基合金血管支架在体研究 | 第24-25页 |
1.8 生物可吸收锌及锌基合金血管支架 | 第25-34页 |
1.8.1 锌的生物学特性 | 第25页 |
1.8.2 锌及锌基合金机械特性 | 第25-26页 |
1.8.3 锌及锌基合金降解特性 | 第26-28页 |
1.8.4 锌及锌基合金细胞相容性 | 第28-31页 |
1.8.5 锌及锌基合金在体试验 | 第31-34页 |
1.9 研究思路及主要研究内容 | 第34-38页 |
1.9.1 研究思路 | 第34-35页 |
1.9.2 主要研究内容 | 第35-38页 |
2 锌基合金血管支架材料制备、表征及体外降解 | 第38-48页 |
2.1 引言 | 第38-39页 |
2.2 材料与方法 | 第39-41页 |
2.2.1 实验材料 | 第39页 |
2.2.2 实验试剂 | 第39页 |
2.2.3 实验仪器 | 第39-40页 |
2.2.4 热挤压纯锌及锌基合金制备 | 第40页 |
2.2.5 纯锌及锌基合金组成成分检测 | 第40页 |
2.2.6 纯锌及锌基合金微结构观察 | 第40页 |
2.2.7 纯锌及锌基合金第二相检测 | 第40-41页 |
2.2.8 纯锌及锌基合金力学性能检测 | 第41页 |
2.2.9 纯锌及锌基合金体外降解性能测试 | 第41页 |
2.3 结果分析 | 第41-45页 |
2.3.1 纯锌及锌基合金组成成分确定 | 第41-42页 |
2.3.2 纯锌及锌基合金微结构及第二相分析 | 第42-43页 |
2.3.3 纯锌及锌基合金力学性能分析 | 第43页 |
2.3.4 纯锌及锌基合金电化学分析 | 第43-44页 |
2.3.5 纯锌及锌基合金静态腐蚀行为 | 第44-45页 |
2.4 讨论 | 第45-47页 |
2.5 小结 | 第47-48页 |
3 锌基合金生物相容性及抑菌特性 | 第48-64页 |
3.1 引言 | 第48-49页 |
3.2 材料与方法 | 第49-55页 |
3.2.1 实验材料 | 第49页 |
3.2.2 实验试剂 | 第49-50页 |
3.2.3 实验仪器 | 第50-51页 |
3.2.4 锌基合金细胞相容性检测 | 第51页 |
3.2.5 锌基合金与斑马鱼胚胎共培养 | 第51-52页 |
3.2.6 锌基合金大鼠皮下包埋 | 第52-54页 |
3.2.7 锌基合金溶血率测试 | 第54页 |
3.2.8 锌基合金对血小板黏附及形态影响 | 第54页 |
3.2.9 纯锌和锌基合金抑菌特性 | 第54-55页 |
3.3 结果分析 | 第55-62页 |
3.3.1 锌基合金具有良好的内皮细胞相容性 | 第55-56页 |
3.3.2 锌基合金具有良好的斑马鱼胚胎及血管发育相容性 | 第56-57页 |
3.3.3 锌基合金具有良好的组织相容性 | 第57-58页 |
3.3.4 锌基合金具有良好的血液相容性 | 第58-59页 |
3.3.5 纯锌及锌基合金具有强的抑菌性 | 第59-62页 |
3.4 讨论 | 第62-63页 |
3.5 小结 | 第63-64页 |
4 锌基合金血管支架体内降解行为及生物安全性研究 | 第64-82页 |
4.1 引言 | 第64页 |
4.2 材料与方法 | 第64-70页 |
4.2.1 实验材料 | 第64页 |
4.2.2 实验试剂 | 第64-66页 |
4.2.3 实验仪器 | 第66页 |
4.2.4 锌基合金血管支架制备 | 第66-67页 |
4.2.5 锌基合金支架兔颈动脉植入 | 第67页 |
4.2.6 术后随访及样本采集 | 第67-68页 |
4.2.7 锌基合金支架体内降解三维重建 | 第68页 |
4.2.8 组织切片制备、染色和病理学分析 | 第68-69页 |
4.2.9 锌基合金支架腐蚀速率及降解产物分析 | 第69页 |
4.2.10 血管样本En face分析 | 第69-70页 |
4.2.11 器官病理分析及体内锌离子浓度检测 | 第70页 |
4.3 结果分析 | 第70-78页 |
4.3.1 随访彩色多普勒超声 | 第70-71页 |
4.3.2 锌基合金支架体内降解行为 | 第71-74页 |
4.3.3 锌基合金支架内皮化分析 | 第74页 |
4.3.4 支架段血管内膜增生及管腔狭窄率分析 | 第74-75页 |
4.3.5 石蜡切片分析 | 第75-76页 |
4.3.6 支架段近/远心端血管壁结构分析 | 第76-77页 |
4.3.7 体内生物安全性分析 | 第77-78页 |
4.4 讨论 | 第78-80页 |
4.5 小结 | 第80-82页 |
5 锌基合金对平滑肌细胞的生物学作用及机制 | 第82-102页 |
5.1 引言 | 第82-83页 |
5.2 材料与方法 | 第83-91页 |
5.2.1 实验材料 | 第83页 |
5.2.2 实验试剂 | 第83-84页 |
5.2.3 实验仪器 | 第84-85页 |
5.2.4 平滑肌细胞培养及浸提液制备 | 第85页 |
5.2.5 锌基合金平滑肌细胞相容性检测 | 第85-86页 |
5.2.6 群体细胞迁移 | 第86页 |
5.2.7 细胞形态观察 | 第86页 |
5.2.8 细胞凋亡检测 | 第86-87页 |
5.2.9 彗星法DNA损伤检测 | 第87-88页 |
5.2.10 细胞活性氧检测 | 第88页 |
5.2.11 实时荧光定量反转录PCR | 第88-91页 |
5.3 结果分析 | 第91-99页 |
5.3.1 锌基合金平滑肌细胞相容性分析 | 第91-93页 |
5.3.2 锌基合金浸提液抑制平滑肌细胞迁移 | 第93-94页 |
5.3.3 锌基合金浸提液破坏平滑肌细胞骨架 | 第94-95页 |
5.3.4 锌基合金浸提液促进平滑肌细胞凋亡 | 第95-97页 |
5.3.5 锌基合金浸提液导致平滑肌细胞DNA损伤 | 第97页 |
5.3.6 锌基合金浸提液提高平滑肌细胞活性氧水平 | 第97-98页 |
5.3.7 抗氧化酶及凋亡相关基因表达水平分析 | 第98-99页 |
5.4 讨论 | 第99-101页 |
5.5 小结 | 第101-102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102-104页 |
6.1 主要结论 | 第102-103页 |
6.2 展望 | 第103-104页 |
参考文献 | 第104-122页 |
附录 | 第122-124页 |
A.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的目录 | 第122页 |
B.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 第122-123页 |
C.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123-124页 |
致谢 | 第12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