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汽车工程论文--各种汽车论文--各种能源汽车论文

混合动力车用锂电池组液体冷却散热机理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目录第8-10页
第1章 绪论第10-22页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第10-11页
    1.2 混合动力汽车结构第11-13页
    1.3 混合动力车用动力电池技术的发展第13-18页
        1.3.1 混合动力车用动力电池第13-16页
        1.3.2 混合动力车用动力电池锂电池结构第16-18页
    1.4 车用锂离子电池组冷却方法第18-20页
    1.5 锂离子电池组液体冷却散热的应用研究第20-21页
    1.6 本文主要内容第21-22页
第2章 锂离子电池热模型第22-32页
    2.1 车用动力电池性能参数第22-23页
    2.2 锂离子电池生热机理第23-27页
        2.2.1 锂离子电池组成第23-25页
        2.2.2 锂离子电池化学反应原理第25-26页
        2.2.3 锂离子电池的产热第26-27页
    2.3 锂离子电池组传热机理第27-29页
    2.4 锂离子电池热模型及工作温度第29-31页
        2.4.1 方形锂离子电池热模型第29页
        2.4.2 锂电池导热系数和比热容第29-31页
        2.4.3 锂离子最佳工作温度第31页
    2.5 本章小结第31-32页
第3章 锂离子电池温度特性研究第32-41页
    3.1 COMSOL 软件介绍第32-33页
    3.2 锂离子电池计算模型及物理参数第33-35页
        3.2.1 电池物理模型第34页
        3.2.2 电池网格模型第34-35页
    3.3 锂离子电池温度场研究第35-40页
        3.3.1 不同放电倍率放电时电池温度场第35-38页
        3.3.2 不同对流换热系数时的电池温度场第38-39页
        3.3.3 不同环境温度时的电池温度场第39-40页
    3.4 锂离子电池的发热量第40页
    3.5 本章小结第40-41页
第4章 锂离子电池组液体冷却仿真第41-55页
    4.1 液体冷却理论分析第41-42页
    4.2 锂离子电池液体冷却散热器数值模拟第42-46页
        4.2.1 散热器物理模型第42-43页
        4.2.2 边界条件与网格模型第43-44页
        4.2.3 仿真结果及分析第44-46页
    4.3 液体冷却冷板流道对散热性能的影响第46-49页
        4.3.1 冷板流道结构及模型第46页
        4.3.2 计算边界条件第46-47页
        4.3.3 仿真结果及分析第47-49页
    4.4 锂离子电池组液体冷却散热器仿真第49-50页
    4.5 不同负荷条件下散热器性能分析第50-53页
        4.5.1 入口冷却液温度对散热性能的影响第50-51页
        4.5.2 冷却液流量对散热性能的影响第51-53页
    4.6 本章小结第53-55页
结论与展望第55-57页
参考文献第57-60页
致谢第60-61页
附录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61页

论文共6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电动助力转向系统控制技术及性能仿真研究
下一篇:多功能儿童安全座椅的仿真分析及试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