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海员市场监管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目录 | 第8-1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9页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第10-13页 |
1.1.1 课题研究的背景 | 第10-12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13-17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5-17页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第17-19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7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7-19页 |
第2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第19-23页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第19页 |
2.2 理论基础 | 第19-22页 |
2.2.1 市场失灵 | 第19-20页 |
2.2.2 市场需要国家干预 | 第20-22页 |
2.3 现代政府监管理论 | 第22-23页 |
第3章 我国海员市场监管现状 | 第23-30页 |
3.1 我国海员市场监管取得的成绩与不足 | 第23-27页 |
3.1.1 海员市场发展迅速但供需总体不够平衡 | 第23-25页 |
3.1.2 海员立法逐步规范但有待完善 | 第25-26页 |
3.1.3 海员综合素质有所提升但仍有待提高 | 第26页 |
3.1.4 海员市场信息公开取得的成绩与不足 | 第26-27页 |
3.1.5 海员权益未得到充分保护 | 第27页 |
3.2 造成不足的原因 | 第27-30页 |
3.2.1 政策缺位 | 第27-28页 |
3.2.2 海员立法不健全 | 第28页 |
3.2.3 我国海员综合素质不高的原因 | 第28-29页 |
3.2.4 缺少公益性的海员市场信息发布机构 | 第29页 |
3.2.5 海员市场监管不足 | 第29-30页 |
第4章 海员市场监管的国外经验借鉴 | 第30-36页 |
4.1 菲律宾海员立法及海员市场监管的借鉴 | 第30-32页 |
4.1.1 对海员劳动市场的监管借鉴 | 第30-31页 |
4.1.2 对海员劳务市场的监管借鉴 | 第31-32页 |
4.1.3 对市场的规划、调控及扶持 | 第32页 |
4.2 韩国海员立法及海员市场监管经验 | 第32-34页 |
4.2.1 对海员劳动市场的监管借鉴 | 第32-33页 |
4.2.2 对海员劳务市场的监管借鉴 | 第33-34页 |
4.2.3 对市场规划、调控及扶持 | 第34页 |
4.3 国外经验的启示 | 第34-36页 |
第5章 完善我国海员市场监管的对策 | 第36-43页 |
5.1 制定发展规划,促进市场供需总体平衡 | 第36页 |
5.2 加快海员立法进程 | 第36-37页 |
5.3 支持海员队伍的发展,提高海员素质 | 第37-39页 |
5.3.1 有针对性鼓励发展高级海员的航海教育 | 第37页 |
5.3.2 畅通航海教育经费渠道 | 第37-38页 |
5.3.3 减少海员的流失 | 第38-39页 |
5.4 成立公益性的海员市场服务中心 | 第39-40页 |
5.4.1 调查及发布市场供求及价格信息 | 第39页 |
5.4.2 提供交易平台 | 第39页 |
5.4.3 发布最佳雇主信息 | 第39-40页 |
5.5 设立专门的市场监管机构 | 第40-43页 |
5.5.1 保障海员权益 | 第40页 |
5.5.2 打击违法的招募和安置 | 第40-41页 |
5.5.3 信息公开 | 第41页 |
5.5.4 接受投诉及案件处理 | 第41页 |
5.5.5 财政和基金的保障 | 第41-42页 |
5.5.6 劳动保障 | 第42-43页 |
第6章 结论 | 第43-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7页 |
致谢 | 第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