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分析化学论文

动力学分光光度法在某些环境和食品复杂体系中的应用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页
第1章 引言第7-20页
    1.1 方法概述第7-8页
        1.1.1 动力学分析法介绍第7页
        1.1.2 化学计量学方法介绍第7-8页
    1.2 化学计量学-动力学光度法在分析化学中的应用第8-10页
        1.2.1 食品分析第8-9页
        1.2.2 药物分析第9页
        1.2.3 环境分析第9-10页
    1.3 常用速差动力学反应体系第10-12页
        1.3.1 氧化还原反应体系第10-11页
        1.3.2 衍生化反应体系第11-12页
        1.3.3 催化动力学反应体系第12页
    1.4 常用的化学计量学方法第12-13页
        1.4.1 H点标准加入法第12-13页
        1.4.2 主成分回归和偏最小二乘第13页
        1.4.3 人工神经网络法第13页
    1.5 动力学分析方法的发展趋势第13页
    1.6 本硕士论文的工作及意义第13-14页
    参考文献第14-20页
第2章 抑制动力学分光光度法-偏最小二乘法同时测定抗蚜威和杀线威第20-27页
    2.1 引言第20-21页
    2.2 实验部分第21页
        2.2.1 仪器及试剂第21页
        2.2.2 实验方法第21页
    2.3 结果与讨论第21-25页
        2.3.1 反应机理第21-22页
        2.3.2 实验所用化学计量学原理第22-23页
        2.3.3 实验条件的考察第23页
        2.3.4 杀线威和抗蚜威的工作曲线第23-24页
        2.3.5 合成样的测定第24页
        2.3.6 干扰物的研究第24页
        2.3.7 实际水样的测定第24-25页
    2.4 结论第25页
    参考文献第25-27页
第3章 抗氧化剂没食子酸丙酯合成纳米银及其应用第27-35页
    3.1 引言第27页
    3.2 实验部分第27-28页
        3.2.1 主要仪器和试剂第27-28页
        3.2.2 合成纳米银第28页
        3.2.3 定量工作曲线的确定第28页
    3.3 结果与讨论第28-32页
        3.3.1 制备得到纳米银的SEM图第28-29页
        3.3.2 纳米银的生长机制第29页
        3.3.3 反应时间的影响第29-30页
        3.3.4 反应温度、OH~-浓度和c_(Ag+)/c+(PG)物质的量比的影响第30页
        3.3.5 单组份工作曲线第30-32页
    3.4 结论第32-33页
    参考文献第33-35页
第4章 偏最小二乘-抑制动力学分光光度法同时测定环境水样中氨基酚的三种同分异构体第35-43页
    4.1 引言第35-36页
    4.2 实验第36页
        4.2.1 主要试剂第36页
        4.2.2 仪器第36页
        4.2.3 实验步骤第36页
    4.3 结果与讨论第36-40页
        4.3.1 氨基酚同分异构体的光谱和动力学曲线第36-37页
        4.3.2 实验条件的考察第37-38页
        4.3.3 单组份的工作曲线第38页
        4.3.4 测定合成样品第38-39页
        4.3.5 干扰实验第39页
        4.3.6 实际样测定第39-40页
    4.4 结论第40页
    参考文献第40-43页
第5章 化学计量学-动力学分光光度法同时测定三种阿维菌素类药物残留量第43-51页
    5.1 引言第43页
    5.2 实验第43-44页
        5.2.1 试剂和设备第43-44页
        5.2.2 实验步骤第44页
    5.3 结果与讨论第44-46页
        5.3.1 光谱和动力学曲线第44-45页
        5.3.2 实验条件的优化第45页
        5.3.3 单组分工作曲线及其参数第45页
        5.3.4 合成样的测定第45-46页
    5.4 样品测定第46-48页
        5.4.1 样品预处理第46页
        5.4.2 实际样品的测定第46-48页
    5.5 结论第48页
    参考文献第48-51页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第51页
作者简介第51-52页
致谢第52页

论文共5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氟烷磺酰氟诱导N-硫代酰基邻位氨基醇化合物一步转化为噻唑啉化合物的研究
下一篇:基于图像处理的垂测频高图E、Es层描迹自动判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