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金属学与金属工艺论文--焊接、金属切割及金属粘接论文--焊接设备论文--电弧焊设备论文--电源设备论文

数字化埋弧焊逆变电源控制系统研究与设计

摘要第10-12页
ABSTRACT第12-13页
符号说明第14-16页
第一章 绪论第16-22页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第16-17页
    1.2 弧焊电源的发展第17页
    1.3 数字化弧焊逆变电源优点第17-18页
    1.4 埋弧焊概述第18-19页
    1.5 埋弧焊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9页
    1.6 本文主要研究工作与章节安排第19-22页
第二章 数字化埋弧焊逆变电源控制系统方案设计第22-40页
    2.1 埋弧焊工作原理与埋弧焊逆变电源设计要求第22-24页
        2.1.1 埋弧焊工作原理第22-23页
        2.1.2 埋弧焊逆变电源设计要求第23-24页
    2.2 数字化双闭环峰值电流模式控制系统方案设计第24-33页
        2.2.1 电压模式控制与电流模式控制第24-25页
        2.2.2 峰值电流反馈系统中斜坡补偿的作用第25-28页
        2.2.3 电流反馈模式主回路数字化分析第28-30页
        2.2.4 数字化双闭环峰值电流模式控制系统方案第30-31页
        2.2.5 数字化双闭环峰值电流模式控制系统稳定性第31-33页
    2.3 数字化埋弧焊逆变电源弧长控制方案设计第33-36页
        2.3.1 电弧特性分析第33-34页
        2.3.2 电弧弧长控制方案第34-36页
    2.4 数字化埋弧焊逆变电源的整体方案设计第36-38页
        2.4.1 控制核心的选择第36-37页
        2.4.2 埋弧焊逆变电源整体方案设计第37-38页
    2.5 本章小结第38-40页
第三章 数字化埋弧焊逆变电源控制系统硬件设计第40-56页
    3.1 整体硬件设计方案第40-41页
    3.2 主回路硬件设计第41-43页
        3.2.1 主回路硬件组成第41-42页
        3.2.2 全桥软开关逆变器第42页
        3.2.3 全桥软开关逆变器控制方式第42-43页
    3.3 主控系统硬件设计第43-52页
        3.3.1 主控板供电电路硬件设计第43-44页
        3.3.2 FPGA控制核心硬件配置第44-47页
        3.3.3 信号采集电路硬件设计第47-48页
        3.3.4 峰值电流反馈电路硬件设计第48-50页
        3.3.5 IGBT驱动电路设计第50页
        3.3.6 通信电路硬件设计第50-51页
        3.3.7 人机接口硬件设计第51-52页
    3.4 电机控制电路硬件设计第52-53页
        3.4.1 电枢电压采样第52-53页
        3.4.2 电机转速控制第53页
        3.4.3 换向控制第53页
    3.5 硬件电路抗干扰设计第53-55页
        3.5.1 主控板抗干扰设计第54-55页
        3.5.2 主回路抗干扰设计第55页
    3.6 本章小结第55-56页
第四章 数字化埋弧焊逆变电源控制系统软件设计第56-72页
    4.1 系统软件功能与开发环境第56-59页
        4.1.1 控制系统软件模块划分第56-58页
        4.1.2 软件开发环境第58-59页
    4.2 焊接流程与工艺控制第59-61页
        4.2.1 焊接流程控制第59页
        4.2.2 焊接工艺控制第59-61页
    4.3 焊接信号的采集第61-64页
        4.3.1 A/D控制器软件实现第61-63页
        4.3.2 数字滤波器软件实现第63-64页
    4.4 数字化双闭环峰值电流模式系统软件设计第64-67页
        4.4.1 D/A控制器软件实现第65-66页
        4.4.2 PID控制器软件实现第66-67页
        4.4.3 DPWM控制器软件实现第67页
    4.5 数据通信软件设计第67-69页
        4.5.1 串行通信软件设计第67-69页
        4.5.2 并行通信软件设计第69页
    4.6 本章小结第69-72页
第五章 系统仿真与实验第72-82页
    5.1 数字化埋弧焊逆变电源系统仿真第72-76页
        5.1.1 埋弧焊逆变电源系统的建模第72-75页
        5.1.2 仿真结果分析第75-76页
    5.2 系统功能测试第76-79页
        5.2.1 逆变器IGBT驱动测试第76-77页
        5.2.2 行车速度与送丝速度测试第77-78页
        5.2.3 焊接电流电压测试第78-79页
    5.3 本章小结第79-82页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第82-84页
附录第84-86页
参考文献第86-90页
致谢第90-92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及奖励第92-93页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第93页

论文共9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SPH法的喷丸残余应力及表面形貌数值仿真研究
下一篇:基于类等势场法的锻造预成形优化设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