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艺术论文--音乐论文--民族器乐理论和演奏法论文--中国民族器乐论文--弹拨乐理论和演奏法论文--琵琶论文

浦东派、汪派、刘德海琵琶艺术比较研究--以琵琶文曲《陈隋》为例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页
绪论第7-11页
    一、选题缘起与研究意义第7-8页
    二、国内研究现状第8-10页
        (一)文字资料第8页
        (二)曲谱资料第8-10页
    三、研究方法第10-11页
第一章 浦东派、汪派、刘德海琵琶艺术概述第11-18页
    第一节 浦东派琵琶艺术概述第11-14页
    第二节 汪派琵琶艺术概述第14-15页
    第三节 刘德海琵琶艺术概述第15-18页
第二章 琵琶文曲及《陈隋》的文本解读第18-21页
    第一节 琵琶文曲第18-19页
    第二节 流传于各流派中的《陈隋》第19-21页
第三章 浦东派、汪派、刘德海演奏谱《陈隋》艺术风格比较研究第21-46页
    第一节 浦东派、汪派、刘德海演奏谱《陈隋》音乐本体比较研究第21-35页
        一、乐曲结构比较第21-22页
        二、曲谱比较第22-35页
    第二节 浦东派、汪派、刘德海演奏风格比较研究第35-46页
        一、曲谱呈现的风格比较第35-39页
            (一)乐曲布局相似,但分段标题不一样第36-38页
            (二)乐曲音调一致,但篇幅长短有差异第38-39页
        二、演奏技法呈现的风格比较第39-42页
            (一)轮指演奏的差异所体现的风格差异。第39-40页
            (二)特殊技法的运用所体现的风格差异第40-42页
        三、乐曲处理呈现的风格比较第42-46页
            (一)浦东派音乐细腻,追求音色的微妙变化第42-43页
            (二)汪派豪放阳刚,注重内心情感变化第43-44页
            (三)刘德海注重乐曲内在与整体的变化,追求意韵美第44-46页
第四章 流派传承的意义及对“古曲新弹”的展望第46-50页
    第一节 流派传承的意义第46-47页
        一、单一流派内部传承稳固根基第46-47页
        二、多个流派内外交流共同发展第47页
    第二节 对琵琶音乐“古曲新弹”的展望第47-50页
        一、正确认识“古曲新弹”第47-48页
        二、为“古曲新弹”开辟新的道路第48-50页
结语第50-52页
附录第52-53页
参考文献第53-56页
致谢第56页

论文共5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二项树期权理论在电影企业价值评估中的应用
下一篇:武汉市三所民办高校学生音乐社团的现状调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