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6页 |
1.1 引言 | 第10-12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3 结构内容意义 | 第13-16页 |
第二章 光子角动量极化的产生与检测方法 | 第16-34页 |
2.1 光子角动量极化光束的产生方法 | 第16-25页 |
2.1.1 模式转换法 | 第16-21页 |
2.1.2 螺旋相位片(Spiral Phase Plate)法 | 第21-22页 |
2.1.3 计算全息法 | 第22-25页 |
2.1.4 小结 | 第25页 |
2.2 光子角动量极化光束的检测方法 | 第25-32页 |
2.2.1 干涉仪法 | 第26-27页 |
2.2.2 全息图法 | 第27-29页 |
2.2.3 坐标变换法 | 第29-32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32-34页 |
第三章 超正交光调制格式发送与接收 | 第34-58页 |
3.1 超正交调制格式的产生及其仿真 | 第34-48页 |
3.1.1 频移键控调制及其仿真 | 第34-38页 |
3.1.2 正交频幅调制及其仿真 | 第38-41页 |
3.1.3 偏振调制及其仿真 | 第41-43页 |
3.1.4 超正交调制格式总结 | 第43-47页 |
3.1.5 小结 | 第47-48页 |
3.2 超正交调制格式的接收及其仿真 | 第48-56页 |
3.2.1 偏振信号解调及其仿真 | 第48-49页 |
3.2.2 正交频幅调制信号的解调及其仿真 | 第49-51页 |
3.2.3 频移键控信号解调及其仿真 | 第51-55页 |
3.2.4 小结 | 第55-56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56-58页 |
第四章 利用整数级拓扑荷值光子角动量极化光束实现超正交调制解调 | 第58-74页 |
4.1 光子角动量极化理论推导及其仿真 | 第58-63页 |
4.2 整数级拓扑荷值的光子角动量极化光束信息传输的运用方式 | 第63-67页 |
4.2.1 利用光子角动量极化编码调制 | 第63-64页 |
4.2.2 利用光子角动量极化复用调制 | 第64-67页 |
4.3 利用偏振复用实现具有光子角动量极化光束的复用 | 第67-69页 |
4.4 光子角动量极化光束传输信息的解调 | 第69-71页 |
4.5 整数级光子角动量极化光束超正交复用调制解调性能分析 | 第71-72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72-74页 |
第五章 利用非整数级拓扑荷值光子角动量极化实现信号超正交调制与解调 | 第74-82页 |
5.1 对非整数拓扑荷值的光子角动量极化光束的构造 | 第74-76页 |
5.2 利用非整数拓扑荷值光束实现信息调制解调 | 第76-80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80-82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82-84页 |
6.1 工作总结 | 第82-83页 |
6.2 未来展望 | 第83-84页 |
参考文献 | 第84-87页 |
致谢 | 第87-88页 |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专利 | 第8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