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地区土石分界富水隧道施工技术研究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7-10页 |
1.1 引言 | 第7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7-8页 |
1.3 研究内容 | 第8-9页 |
1.3.1 研究意义 | 第8页 |
1.3.2 主要研究内容 | 第8-9页 |
1.4 主要研究方案 | 第9-10页 |
第二章 工程概况及施工关键技术 | 第10-12页 |
2.1 工程概况 | 第10页 |
2.2 施工关键技术 | 第10-11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11-12页 |
第三章 湿陷性黄土隧道施工力学性能分析 | 第12-28页 |
3.1 引言 | 第12页 |
3.2 黄土地区各级围岩界定及支护施工参数 | 第12-16页 |
3.2.1 黄土的特性 | 第12-13页 |
3.2.2 黄土隧道围岩分级 | 第13-15页 |
3.2.3 黄土隧道支护参数 | 第15-16页 |
3.3 利用FLAC3D对隧道的开挖模拟 | 第16-17页 |
3.4 北塬隧道力学性能分析 | 第17-27页 |
3.4.1 计算模型 | 第17-18页 |
3.4.2 结果分析 | 第18-27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27-28页 |
第四章 湿陷性黄土隧道施工技术研究 | 第28-53页 |
4.1 引言 | 第28页 |
4.2 隧道洞口支护及洞门地基处理 | 第28-35页 |
4.2.1 湿陷性黄土地段隧道洞口支护 | 第28-32页 |
4.2.2 洞门地基处理方法 | 第32-35页 |
4.3 双连拱隧道施工技术 | 第35-40页 |
4.4 地质预报及涌水监测等安全控制技术 | 第40-48页 |
4.4.1 隧道超前地质预报、监控量测技术 | 第41-43页 |
4.4.2 黄土隧道涌水监测、出水类型划分及整治 | 第43-48页 |
4.4.3 风险防范、支护安全控制技术 | 第48页 |
4.5 黄土地区隧道穿越富水浅埋段施工技术 | 第48-52页 |
4.5.1 三台阶七步开挖法施工流程 | 第49页 |
4.5.2 施工技术要点 | 第49-52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第五章 黄土隧道不良地质风险防范及整治 | 第53-59页 |
5.1 引言 | 第53页 |
5.2 黄土隧道不良地质风险预防措施 | 第53-56页 |
5.2.1 黄土变形特征分析 | 第53-54页 |
5.2.2 变形与工序的关系 | 第54-55页 |
5.2.3 地表沉降变形与雨水的关系 | 第55页 |
5.2.4 预防措施 | 第55-56页 |
5.3 突水、突泥治理措施 | 第56-58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58-59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 第59-60页 |
6.1 结论 | 第59页 |
6.2 建议 | 第59-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3页 |
致谢 | 第63-64页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