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哲学、宗教论文--心理学论文--个性心理学(人格心理学)论文--信念、意志、行为论文

创业失败与再创业意向的关系: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1 引言第9-11页
    1.1 研究背景第9-10页
    1.2 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第10-11页
        1.2.1 研究目的第10页
        1.2.2 研究意义第10-11页
2 文献综述第11-19页
    2.1 创业失败第11-13页
        2.1.1 创业失败的界定第11-12页
        2.1.2 创业失败的测量第12-13页
    2.2 再创业意向第13-14页
    2.3 羞愧第14-15页
        2.3.1 羞愧内涵第14页
        2.3.2 创业失败与羞愧第14-15页
    2.4 自我怜悯第15-19页
        2.4.1 自我怜悯的内涵第15-16页
        2.4.2 自我怜悯的相关研究第16页
        2.4.3 自我怜悯的测量第16-19页
3 研究内容及设计第19-27页
    3.1 问题的提出第19页
    3.2 本研究的总体构想第19-20页
    3.3 研究内容与假设第20-23页
        3.3.1 创业失败对再创业意向的影响第20-21页
        3.3.2 羞愧对创业失败和再创业意向的中介作用第21页
        3.3.3 自我怜悯对创业失败和再创业意向的调节作用第21-22页
        3.3.4 自我怜悯对羞愧和再创业意向的调节作用第22页
        3.3.5 创业失败对再创业意向的影响:有调节的中介模型第22-23页
    3.4 研究工具第23-24页
        3.4.1 创业失败第23页
        3.4.2 羞愧第23页
        3.4.3 自我怜悯第23页
        3.4.4 再创业意向第23-24页
    3.5 数据收集过程第24-25页
    3.6 统计处理第25-27页
4 研究工具的质量分析第27-31页
    4.1 创业失败量表的质量分析第27页
    4.2 羞愧问卷的质量分析第27-28页
    4.3 自我怜悯量表的质量分析第28页
    4.4 再创业意向量表质量分析第28-29页
    4.5 共同方法偏差检验第29-31页
5 实证检验第31-43页
    5.1 描述性统计分析第31-34页
    5.2 相关性分析第34-35页
        5.2.1 创业失败与再创业意向的相关分析第34页
        5.2.2 创业失败与羞愧的相关分析第34页
        5.2.3 羞愧与再创业意向的相关分析第34-35页
        5.2.4 自我怜悯与其它各变量的相关分析第35页
    5.3 回归分析第35-40页
        5.3.1 创业失败与再创业意向的回归分析第35-36页
        5.3.2 羞愧对创业失败和再创业意向的中介作用第36-37页
        5.3.3 自我怜悯在创业失败与再创业意向之间的调节作用第37-39页
        5.3.4 自我怜悯在羞愧与再创业意向之间的调节作用第39-40页
    5.4 有调节的中介模型第40-43页
6 研究结果讨论与分析第43-49页
    6.1 不同背景因素的比较分析讨论第43页
    6.2 创业失败与再创业意向之间的关系讨论第43-44页
    6.3 羞愧情绪对创业失败与再创业意向之间的中介作用讨论第44-45页
    6.4 自我怜悯对创业失败与再创业意向之间调节作用讨论第45页
    6.5 自我怜悯对羞愧情绪和再创业意向之间的调节作用讨论第45-46页
    6.6 创业失败对再创业意向的影响:有调节的中介模型讨论第46-49页
7 总结与展望第49-53页
    7.1 研究结论第49-50页
    7.2 研究建议第50页
    7.3 研究的创新之处第50-51页
    7.4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第51-53页
参考文献第53-57页
附录第57-60页
致谢第60-61页

论文共6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大学生前瞻记忆中错误记忆的通道效应及眼动特点
下一篇:逆商、社会支持与高中生学业成绩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