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增压柴油机性能模拟及优化分析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绪论 | 第9-15页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9-10页 |
1.2 内燃机模拟的研究现状及发展前景 | 第10-14页 |
1.2.1 一维气体动力学理论 | 第10-11页 |
1.2.2 零维气体动力学理论 | 第11-14页 |
1.2.3 前景概述 | 第14页 |
1.3 本文主要工作 | 第14-15页 |
2 柴油机数值模拟原理 | 第15-31页 |
2.1 热力系统划分 | 第15-17页 |
2.1.1 废气涡轮增压器 | 第16页 |
2.1.2 中冷器 | 第16页 |
2.1.3 进气管 | 第16页 |
2.1.4 排气管 | 第16页 |
2.1.5 气缸 | 第16-17页 |
2.2 柴油机模拟理论 | 第17-23页 |
2.2.1 柴油机缸内模拟理论 | 第17-19页 |
2.2.2 气缸工作容积 | 第19页 |
2.2.3 气缸传热计算 | 第19页 |
2.2.4 放热率的计算 | 第19-20页 |
2.2.5 燃烧放热规律 | 第20-21页 |
2.2.6 进排气流量计算 | 第21-23页 |
2.3 涡轮增压器的计算 | 第23-27页 |
2.3.1 增压器中的能量传递 | 第23页 |
2.3.2 压气机仿真理论 | 第23-26页 |
2.3.3 涡轮机特性计算 | 第26-27页 |
2.4 柴油机性能参数计算 | 第27-29页 |
2.5 软件简介 | 第29-30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3 12V265柴油机的模拟 | 第31-43页 |
3.1 12V265柴油机模型建立 | 第31-34页 |
3.1.1 12V265柴油机基本技术指标 | 第31-33页 |
3.1.2 重要参数设置 | 第33-34页 |
3.2 模型验证 | 第34-35页 |
3.3 速度特性 | 第35-37页 |
3.4 负荷特性 | 第37-42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4 12V265柴油机性能优化 | 第43-73页 |
4.1 压缩比优化 | 第43-46页 |
4.2 配气相位优化与分析 | 第46-52页 |
4.2.1 进气提前角优化 | 第46-49页 |
4.2.2 排气提前角优化 | 第49-52页 |
4.3 喷油提前角优化 | 第52-55页 |
4.4 气门升程曲线优化 | 第55-61页 |
4.4.1 进气门升程曲线的优化 | 第55-57页 |
4.4.2 排气门升程曲线的优化 | 第57-61页 |
4.5 进气歧管的优化 | 第61-63页 |
4.6 增压器匹配优化 | 第63-72页 |
4.6.1 涡轮机的选取 | 第63-69页 |
4.6.2 压气机的选取 | 第69-72页 |
4.7 本章小结 | 第72-73页 |
5 全文工作总结及展望 | 第73-75页 |
5.1 全文总结 | 第73-74页 |
5.2 工作展望 | 第74-75页 |
参考文献 | 第75-78页 |
附录A | 第78-79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第79-80页 |
致谢 | 第80-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