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信用社制度变迁研究
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6页 |
一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 第10-11页 |
(一)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二) 问题提出 | 第11页 |
二 文献综述 | 第11-14页 |
(一)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二)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三 研究思路与创新之处 | 第14-16页 |
(一) 研究思路 | 第14页 |
(二) 创新之处 | 第14-16页 |
第二章 中国农村信用社制度变迁研究概况 | 第16-26页 |
一 研究农村信用社制度变迁的相关理论 | 第16-18页 |
(一) 制度 | 第16页 |
(二) 制度变迁 | 第16-17页 |
(三) 合作金融 | 第17-18页 |
二 农村信用社制度变迁的历史进程 | 第18-21页 |
(一) 试办普及阶段 | 第18-19页 |
(二) 探索发展阶段 | 第19-20页 |
(三) 调整优化阶段 | 第20页 |
(四) 深化改革阶段 | 第20-21页 |
三 农村信用社改革发展现状 | 第21-26页 |
(一) 农村信用社外部改革背景 | 第21-22页 |
(二) 农村信用社自身发展现状 | 第22-26页 |
第三章 中国农村信用社制度变迁中的结构与效率 | 第26-40页 |
一 农村信用社在不同历史阶段中的作用 | 第26-30页 |
(一) 规范了农村借贷市场 | 第26-27页 |
(二) 解决农村剩余资金闲置问题 | 第27-28页 |
(三) 为农业生产提供资金来源 | 第28-29页 |
(四) 促进城乡经济和谐发展 | 第29-30页 |
二 农村信用社制度效率评价 | 第30-40页 |
(一) 农村信用社制度变迁适应不同历史时期需求 | 第30-31页 |
(二) 农村信用社在制度变迁过程中的不足 | 第31-40页 |
第四章 进一步推进农村信用社改革的建议 | 第40-48页 |
一 坚持强制性制度变迁和诱致性制度变迁相结合 | 第40-41页 |
(一) 坚持为“三农”服务 | 第40页 |
(二) 遵循经济发展规律 | 第40-41页 |
(三) 坚持因地制宜,稳中求进 | 第41页 |
二 建立有效的法人治理结构体制 | 第41-42页 |
(一) 明晰所有权关系 | 第42页 |
(二) 合理分配股金类型 | 第42页 |
(三) 清理历年累积亏损 | 第42页 |
三 落实国家政策扶持,规避金融风险 | 第42-43页 |
(一) 制定金融、税收方面的扶持方针 | 第42-43页 |
(二) 监督扶持政策的落实到位 | 第43页 |
四 完善监管体系 | 第43-44页 |
(一) 进一步完善“三会”制度 | 第43-44页 |
(二) 强化银监会的监督效能 | 第44页 |
(三) 加强社会监督 | 第44页 |
五 优化股权结构,加快向农商行改进 | 第44-48页 |
(一) 加强宣传引导,鼓励向农商行转变 | 第45页 |
(二) 成立专门机构清收不良贷款 | 第45-46页 |
(三) 消化历年亏损,提高资本充足率 | 第46-48页 |
第五章 结论 | 第48-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2页 |
致谢 | 第52-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