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建筑结构论文--特种结构论文--抗震动结构、防灾结构论文--耐震、隔震、防爆结构论文

基于KiK-net强震记录场地调整系数的估计

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22页
    1.1 研究意义第11-12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2-20页
        1.2.1 基于强震观测记录统计分析第12-17页
            1.2.1.1 以峰值加速度PGA为标准的研究第12-13页
            1.2.1.2 以有效峰值加速度EPA为标准的研究第13-17页
        1.2.2 利用理论方法和数值模拟的分析第17-20页
    1.3 本文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第20-21页
    1.4 本文章节安排第21-22页
第二章 本文研究的数据基础第22-32页
    2.1 引言第22页
    2.2 数据来源第22-26页
        2.2.1 K-NET (Kyoshin NETwork)第22-23页
        2.2.2 KiK-net (Kiban Kyoshin network)第23-26页
    2.3 数据收集和发布第26-27页
    2.4 数据整理第27-28页
    2.5 场地分类第28-30页
    2.6 地震动数据分组第30-31页
    2.7 本章小结第31-32页
第三章 场地影响系数的研究第32-46页
    3.1 引言第32页
    3.2 波的透射与反射理论第32-36页
        3.2.1 自由端与固定端的反射第33-34页
        3.2.2 在分界面上的反射与透射第34-35页
        3.2.3 层间波幅系数的转换关系第35-36页
    3.3 研究场地调整系数的台阵体系第36-38页
        3.3.1 两种常用研究场地调整系数的台阵体系第36页
        3.3.2 本文所用的台站体系第36-38页
    3.4 本文选用的地震动参数第38页
        3.4.1 采用露头基岩峰值加速度PGA作为分组依据第38页
        3.4.2 选取有效峰值加速度EPA作为计算标准第38页
    3.5 各类场地有效峰值加速度放大倍数与基岩地震动输入的对应分布第38-43页
    3.6 场地放大系数和场地调整系数的估计和比较第43-45页
    3.7 场地影响系数建议值与讨论分析第45-46页
第四章 地震波传播过程中衰减关系的研究第46-54页
    4.1 衰减关系概述第46-47页
    4.2 峰值加速度衰减关系的回归第47-48页
    4.3 震级,峰值加速度对衰减关系的影响第48-51页
    4.4 场地类别对衰减关系的影响第51-53页
    4.5 本章小结第53-54页
第五章 总结和展望第54-57页
    5.1 总结第54-55页
    5.2 讨论与展望第55-57页
参考文献第57-59页
图表目录第59-62页
致谢第62-63页
附录1 台站位置及所在场地类别划分第63-80页
作者简历第80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参与的课题第80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80页

论文共8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导座式升降脚手架爬升过程中动力响应分析研究
下一篇:Pushover分析方法在RC框架结构中应用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