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绪论 | 第7-15页 |
(一) 选题来源 | 第7-8页 |
(二)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8页 |
(三) 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 第8-12页 |
(四) 研究方法 | 第12页 |
(五) 形状量词的语义及用法 | 第12-15页 |
一、泰国龙仔厝中学学生形状量词学习偏误 | 第15-35页 |
(一) 背景介绍 | 第15-16页 |
1. 学校概况 | 第15页 |
2. 调查对象 | 第15-16页 |
(二) 形状量词偏误分析 | 第16-33页 |
1. “张”的偏误分析 | 第16-19页 |
2. “面”的偏误分析 | 第19-21页 |
3. “片”的偏误分析 | 第21-25页 |
4. “条”的偏误分析 | 第25-30页 |
5. “根”的偏误分析 | 第30-33页 |
(三) 形状量词偏误分析小结 | 第33-35页 |
1. 词汇层面 | 第33-34页 |
2. 使用频率层面 | 第34-35页 |
二、泰国龙仔厝中学学生形状量词偏误成因分析 | 第35-38页 |
(一) “教”之角度 | 第35-36页 |
1. 教师教学中的不足 | 第35-36页 |
2. 教材方面和训练方面的影响 | 第36页 |
(二) “学”之角度 | 第36-38页 |
1. 语言的负迁移 | 第36-37页 |
2. 泰国学生文化思维影响 | 第37页 |
3. 学习策略和交际策略方面的影响 | 第37-38页 |
三、针对泰国学生的形状量词教学建议 | 第38-44页 |
(一) 教师“教”方面的建议 | 第38-40页 |
1. 做好汉语形状量词本体研究,全面掌握其用法 | 第38页 |
2. 通过汉泰形状量词的对比进行教学 | 第38-39页 |
3. 分阶段教学 | 第39-40页 |
4. 注重语境分析 | 第40页 |
(二) 学习者“学”方面的建议 | 第40-44页 |
1. 养成阅读的兴趣和习惯,增加汉语形状量词词汇量 | 第41-42页 |
2. 注重听说方面的练习,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 第42-43页 |
3. 探究学习,多辨析、多思考 | 第43-44页 |
结语 | 第44-46页 |
附录 | 第46-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0页 |
致谢 | 第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