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第1章 绪论 | 第7-15页 |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第7-8页 |
1.1.1 研究的背景 | 第7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7-8页 |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及发展进程 | 第8-10页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第8-9页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第9页 |
1.2.3 已有研究评价 | 第9-10页 |
1.3 课题研究方法及内容 | 第10-11页 |
1.3.1 研究方法 | 第10页 |
1.3.2 课题研究的内容 | 第10-11页 |
1.4 校长专业成长及培养机制理论基础 | 第11-13页 |
1.4.1 人力资本理论 | 第11页 |
1.4.2 社会资本理论 | 第11-12页 |
1.4.3 文化资本理论 | 第12-13页 |
1.5 校长专业成长及培养机制的重要性 | 第13-15页 |
第2章 名校长专业成长现状分析 | 第15-26页 |
2.1 南昌地区名校长基本情况调查分析 | 第15-20页 |
2.1.1 15名教育家校长的基本情况 | 第16-17页 |
2.1.2 调查问卷及访谈结果分析 | 第17-20页 |
2.2 国内其它地区名校长成长过程案例研究 | 第20-23页 |
2.2.1 办学思想研究 | 第22-23页 |
2.2.2 领导艺术研究 | 第23页 |
2.2.3 专业发展研究 | 第23页 |
2.3 名校长共性特征与类型研究 | 第23-26页 |
2.3.1 热爱教育,执著追求,乐于奉献 | 第24页 |
2.3.2 教育经验丰富,总结形成了系统、先进、独特的办学思想 | 第24页 |
2.3.3 勤于学习、善于学习、学以致用 | 第24-25页 |
2.3.4 锐意改革、勇于创新、不断进取 | 第25-26页 |
第3章 制约校长成长发展的主客观因素研究 | 第26-31页 |
3.1 制约校长成长发展的主观因素研究 | 第26-28页 |
3.1.1 成长周期 | 第26-27页 |
3.1.2 性格年龄等主观因素 | 第27-28页 |
3.2 制约校长成长发展的客观因素研究 | 第28-30页 |
3.2.1 环境因素 | 第28-29页 |
3.2.2 制度因素 | 第29页 |
3.2.3 其它客观因素 | 第29-30页 |
3.3 小结 | 第30-31页 |
第4章 名校长培养机制研究 | 第31-43页 |
4.1 名校长成功类型 | 第31-33页 |
4.1.1 爱心和智慧,有选择地追求卓越 | 第31页 |
4.1.2 诚信和责任,在快乐中谋求发展 | 第31-32页 |
4.1.3 勇气和朴实,在实践中探索思路 | 第32-33页 |
4.1.4 无私和开放,奠基国际教育平台 | 第33页 |
4.2 名校长培养模式现况分析 | 第33-34页 |
4.2.1 培养目标片面化 | 第33页 |
4.2.2 培养内容理论化 | 第33-34页 |
4.2.3 培养方法单一化 | 第34页 |
4.2.4 培养模式统一化 | 第34页 |
4.3 名校长培养对策 | 第34-40页 |
4.3.1 加强和规范对校长的社会评价,积极构建校长的角色认知模式 | 第34-35页 |
4.3.2 严格遵循校长成长周期规律,完善选拔任用管理机制 | 第35-38页 |
4.3.3 加强培养校长的素质和提高管理能力 | 第38-40页 |
4.4 创新名校长培养机制 | 第40-42页 |
4.4.1 名校长工作室运行工作中凸显出的优势及不足分析 | 第40页 |
4.4.2 改进名校长工作室运行机制的主要路径 | 第40-42页 |
4.5 小结 | 第42-43页 |
第5章 总结和展望 | 第43-44页 |
致谢 | 第44-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