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第1章 绪论 | 第7-13页 |
1.1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第7-8页 |
1.1.1 选题目的 | 第7页 |
1.1.2 选题意义 | 第7-8页 |
1.2 研究现状 | 第8-10页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第8-9页 |
1.2.2 其他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1.3 研究方法及论文结构叙要 | 第10-11页 |
1.3.1 研究方法 | 第10页 |
1.3.2 论文结构叙要 | 第10-11页 |
1.4 研究理论依据 | 第11页 |
1.5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 第11-13页 |
1.5.1 创新点 | 第11-12页 |
1.5.2 不足之处 | 第12-13页 |
第2章 陈毅外交思想的理论渊源与发展过程 | 第13-31页 |
2.1 陈毅外交思想的理论渊源 | 第13-23页 |
2.1.1 对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毛泽东外交思想的继承、发展 | 第13页 |
2.1.2 马克思、恩格斯外交思想的启迪 | 第13-14页 |
2.1.3 列宁、毛泽东外交思想的影响 | 第14-19页 |
2.1.4 对中国古代外交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 第19-21页 |
2.1.5 对近现代西方外交理论的借鉴 | 第21-23页 |
2.2 陈毅外交思想的发展过程 | 第23-31页 |
2.2.1 萌芽阶段:1919年留学到1949年之前 | 第24-25页 |
2.2.2 发展阶段:新中国成立到1958年担任外交部长前 | 第25-26页 |
2.2.3 升华阶段:1958年担任外长到20世纪70年代初 | 第26-31页 |
第3章 陈毅外交思想的主要内容 | 第31-41页 |
3.1 坚决贯彻新中国独立自主的外交战略思想 | 第31-33页 |
3.1.1 坚决贯彻党中央独立自主的外交路线、方针、政策 | 第31-32页 |
3.1.2 坚持国与国之间平等的外交理念 | 第32-33页 |
3.2 遵循并发展了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 | 第33-36页 |
3.2.1 积极稳妥开展同西方国家的外交关系 | 第33-35页 |
3.2.2 团结邻国,积极开展同亚非拉等国家的友好关系 | 第35-36页 |
3.3 发展统一战线思想和坚持实事求是精神 | 第36-41页 |
3.3.1 陈毅的“统一战线”思想策略及新内涵 | 第36-38页 |
3.3.2 坚持并发扬了“实事求是”精神 | 第38-41页 |
第4章 陈毅外交思想的伟大贡献及当代价值 | 第41-50页 |
4.1 继承和发展了新中国的外交政策 | 第41-45页 |
4.1.1 对新中国外交事业发展的引导作用 | 第41-42页 |
4.1.2 丰富和发展了新中国的外交思想内涵 | 第42-44页 |
4.1.3 开启新型外交模式——“围棋外交” | 第44-45页 |
4.2 陈毅外交思想对国际关系友好发展的促进作用 | 第45-47页 |
4.2.1 拉近了各国之间的距离,有利于发展友好国际关系 | 第45-46页 |
4.2.2 坚决贯彻党中央的外交战略、加强同世界各国的联系 | 第46-47页 |
4.3 对“中国梦”的实现具有一定的借鉴、参考价值 | 第47-50页 |
4.3.1 与“中国梦”的关系 | 第48-49页 |
4.3.2 十八报告对陈毅外交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 第49-50页 |
第5章 结语 | 第50-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5页 |
致谢 | 第55-56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