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虑减振器影响的斜拉桥索力计算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4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8-9页 |
1.2 索力确定方法 | 第9-10页 |
1.3 频率法计算索力研究现状 | 第10-13页 |
1.3.1 频率法有关动力学理论的发展 | 第10页 |
1.3.2 不考虑减振器影响的索力计算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1.3.3 考虑减振器影响的索力计算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1.4 问题的提出 | 第13页 |
1.5 主要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13-14页 |
第二章 索力计算相关理论 | 第14-28页 |
2.1 拉索线型分析 | 第14-16页 |
2.2 拉索的偏微分运动方程 | 第16-21页 |
2.2.1 拉索铰接的方程解 | 第18页 |
2.2.2 拉索固结的方程解 | 第18-21页 |
2.3 索力计算影响因素分析 | 第21-22页 |
2.3.1 抗弯刚度影响分析 | 第21页 |
2.3.2 垂度影响分析 | 第21-22页 |
2.3.3 斜度影响分析 | 第22页 |
2.4 带减振器的拉索索力计算 | 第22-27页 |
2.4.2 减振器刚度和索力关系 | 第22-23页 |
2.4.3 索力计算方法 | 第23-27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7-28页 |
第三章 能量法计算带减振器拉索索力 | 第28-49页 |
3.1 带减振器的拉索动力模型 | 第28页 |
3.2 基本理论 | 第28-31页 |
3.3 索力计算 | 第31-40页 |
3.3.1 确定振型函数 | 第31-32页 |
3.3.2 索力计算表达式的推导 | 第32-37页 |
3.3.3 索力公式处理 | 第37-40页 |
3.4 改进振型函数的索力计算 | 第40-43页 |
3.4.1 改进振型函数 | 第40-41页 |
3.4.2 索力计算表达式的推导 | 第41-43页 |
3.5 考虑附加应力的索力计算表达式推导 | 第43-46页 |
3.6 振型节点法的能量法推导 | 第46-48页 |
3.7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第四章 拉索有限元仿真分析 | 第49-59页 |
4.1 实验模型仿真分析 | 第49-50页 |
4.1.1 建立有限元模型 | 第49页 |
4.1.2 模态分析结果 | 第49-50页 |
4.2 实际拉索模态分析 | 第50-52页 |
4.2.1 建立拉索有限元模型 | 第50-51页 |
4.2.2 模态分析结果 | 第51-52页 |
4.3 动力有限元基本分析 | 第52-58页 |
4.3.2 有限元法单元位移模式及插值函数的构造 | 第52-54页 |
4.3.3 单元刚度矩阵 | 第54-56页 |
4.3.4 单元质量矩阵 | 第56页 |
4.3.5 预应力处理 | 第56-58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8-59页 |
第五章 公式验证 | 第59-67页 |
5.1 试验模型数据验证公式 | 第59页 |
5.2 实际工程数据验证公式 | 第59-66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66-67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7-69页 |
6.1 结论 | 第67页 |
6.2 展望 | 第67-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1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 第71-72页 |
致谢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