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行政法论文--文教、卫生管理法令论文

高等学校学术委员会制度研究

摘要第9-10页
ABSTRACT第10-11页
第1章 绪论第12-18页
    1.1 选题背景及问题提出第12-14页
    1.2 研究现状综述第14-17页
    1.3 研究方法第17-18页
第2章 学术委员会制度基本理论分析第18-23页
    2.1 学术委员会的概述第18-19页
        2.1.1 学术委员会第18页
        2.1.2 学术委员会的定位与职能第18-19页
    2.2 学术委员会制度的概念第19-20页
    2.3 学术委员会制度的意义第20-23页
        2.3.1 保证学术自治第20-21页
        2.3.2 促进行政与学术分离第21页
        2.3.3 构建大学治理结构体制第21-23页
第3章 我国学术委员会制度的历史发展及反思第23-37页
    3.1 我国高校学术委员会制度的历史演进第23-25页
        3.1.1 萌芽阶段:教授会时代(1917年—1949年)第23-24页
        3.1.2 衰落阶段:学术权力的消失(1949年—1978年)第24-25页
        3.1.3 发展阶段:学术委员会的成立(1978年—至今)第25页
    3.2 现状考察——基于对国内多所高校学术委员会章程的文本分析第25-34页
        3.2.1 学术委员会的地位和组织架构第26-28页
        3.2.2 学术委员会的人员构成第28-32页
        3.2.3 学术委员会的运行规则第32-34页
    3.3 我国高校学术委员会运行模式存在的问题分析第34-37页
        3.3.1 学术委员会章程过于简单,操作性不强第34-35页
        3.3.2 学术委员会行政化,缺乏独立性第35-36页
        3.3.3 权力中心偏上,缺乏监督第36-37页
第4章 域外学术委员会制度的现状考察及经验借鉴第37-46页
    4.1 美国学术评议会制度第37-41页
        4.1.1 学术评议会的发展史第37-38页
        4.1.2 学术评议会的定位第38-41页
    4.2 德国学术评议会制度第41-43页
        4.2.1 德国学术评议会发展史第41页
        4.2.2 学术评议会的定位第41-43页
    4.3 经验借鉴第43-45页
        4.3.1 完善的法律和规章制度,评议会法律地位明确第43-44页
        4.3.2 完整的科层式管理模式第44页
        4.3.3 组成人员多元化,运行机制民主第44-45页
    4.4 小结第45-46页
第5章 我国学术委员会制度构建第46-55页
    5.1 理论基础第46-48页
        5.1.1 基本权利理论——学术自由权第46-47页
        5.1.2 大学法治理论第47页
        5.1.3 权力制衡理论第47-48页
    5.2 具体思路第48-55页
        5.2.1 完善法律法规保障体系,建立大学章程第48-49页
        5.2.2 健全管理体制,进行合理分权第49-51页
        5.2.3 优化学术委员会运行相关工作制度第51-54页
        5.2.4 弘扬学术精神,营造学术氛围第54-55页
第6章 结语第55-56页
参考文献第56-60页
致谢第60-61页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第61页

论文共6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我国供体器官来源的法律保障研究--以完善我国相关法制为中心
下一篇:外资并购国家安全审查法律问题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