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第一章 外资并购国家安全审查概述 | 第14-23页 |
第一节 国家安全的界定 | 第14-15页 |
第二节 经典案例分析——凯雷并购徐工案 | 第15-16页 |
第三节 外资并购国家安全审查制度的社会功能及特征 | 第16-19页 |
一、国家安全利益保护的一种新方式 | 第17-18页 |
二、平衡维护国家安全与对外开放的新手段 | 第18-19页 |
第四节 产生外资并购国家安全审查制度的必然性 | 第19-20页 |
第五节 外资并购国家安全审查的基本原则 | 第20-23页 |
一、维护国家经济主权原则 | 第20-21页 |
二、比例原则 | 第21-22页 |
三、公平合理原则 | 第22-23页 |
第二章 外资并购国家安全审查立法模式比较分析 | 第23-28页 |
第一节 他国外资并购国家安全审查立法模式 | 第23-24页 |
一、专门立法模式分析 | 第23-24页 |
二、分散立法模式分析 | 第24页 |
第二节 我国外资并购国家安全审查立法现状 | 第24-26页 |
小结 | 第26-28页 |
第三章 外资并购国家安全审查实体内容比较分析 | 第28-37页 |
第一节 他国外资并购国家安全审查实体内容 | 第28-33页 |
一、审查标准比较分析 | 第28-30页 |
二、审查对象比较分析 | 第30-32页 |
三、审查机关比较分析 | 第32-33页 |
第二节 我国外资并购国家安全审查实体内容的现状 | 第33-35页 |
一、我国外资并购国家安全审查实体内容的现状 | 第33-34页 |
二、我国外资并购国家安全审查实体内容的不足 | 第34-35页 |
小结 | 第35-37页 |
第四章 外资并购国家安全审查程序比较分析 | 第37-46页 |
第一节 他国外资并购国家安全审查程序 | 第37-42页 |
一、启动阶段比较分析 | 第37-39页 |
二、审查阶段比较分析 | 第39-41页 |
三、决定阶段比较分析 | 第41-42页 |
第二节 我国外资并购国家安全审查程序的现状 | 第42-44页 |
小结 | 第44-46页 |
第五章 外资并购国家安全审查监督救济机制比较分析 | 第46-50页 |
第一节 他国外资并购国家安全审查监督救济机制分析 | 第46-47页 |
一、监督机制 | 第46-47页 |
三、救济机制 | 第47页 |
第二节 我国外资并购国家安全审查监督救济机制的现状 | 第47-48页 |
一、审查权缺乏权力制约 | 第47-48页 |
二、投资者缺乏充分的救济性权利 | 第48页 |
小结 | 第48-50页 |
总结 | 第50-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7页 |
致谢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