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2-3页 |
Abstract | 第3-4页 |
前言 | 第7-8页 |
第一章 我国器官移植技术的发展及其立法现状 | 第8-15页 |
第一节 我国器官移植技术发展的现状 | 第8-10页 |
一、器官移植概念及分类 | 第8-9页 |
二、我国器官移植的现状 | 第9-10页 |
第二节 我国器官移植的主要瓶颈:供体器官来源不足 | 第10-12页 |
一、我国供体器官来源的现状 | 第10-11页 |
二、供体器官来源不足的影响 | 第11-12页 |
第三节 关于我国器官移植的立法现状 | 第12-15页 |
一、地方性有关器官移植的立法 | 第12-13页 |
二、全国性有关器官移植的立法 | 第13-15页 |
第二章 我国供体器官来源不足的原因分析 | 第15-20页 |
第一节 法律配置不完善 | 第15-16页 |
一、缺少《器官移植法》和《器官捐献法》 | 第15-16页 |
二、没有《脑死亡法》 | 第16页 |
第二节 法律制度不健全 | 第16-18页 |
一、器官捐献者的范围太狭窄 | 第16-17页 |
二、禁止人体器官买卖的规定依旧欠缺 | 第17-18页 |
三、供体利益得不到有效保护 | 第18页 |
四、现行工作机制不能有效实行 | 第18页 |
第三节 文化影响 | 第18-20页 |
一、佛教教义的影响 | 第19页 |
二、道教思想的影响 | 第19页 |
三、儒家思想的影响 | 第19-20页 |
第三章 域外供体器官来源法律保障的制度考察与借鉴 | 第20-28页 |
第一节 美国供体器官来源的法律保障 | 第20-21页 |
第二节 日本供体器官来源的法律保障 | 第21-22页 |
第三节 我国港澳台地区供体器官来源的法律保障 | 第22-25页 |
一、香港特区 | 第22-23页 |
二、澳门特区 | 第23-24页 |
三、台湾地区 | 第24-25页 |
第四节 域外供体器官来源法律保障对我国的启示 | 第25-28页 |
一、美国 | 第25-26页 |
二、日本 | 第26页 |
三、香港特区 | 第26页 |
四、澳门特区 | 第26-27页 |
五、台湾地区 | 第27-28页 |
第四章 完善我国供体器官来源法律保障的对策分析 | 第28-37页 |
第一节 健全我国器官移植法的法律体系 | 第28-31页 |
一、尽快制定《器官移植法》、《器官捐献法》 | 第28-29页 |
二、尽快制定《脑死亡法》 | 第29-31页 |
第二节 完善现行立法或法律制度 | 第31-36页 |
一、重新界定活体器官捐献者的范围 | 第31-32页 |
二、完善禁止人体器官买卖的规定 | 第32-33页 |
三、严格保护供体的利益 | 第33-34页 |
四、确认和吸收现行有效的工作制度 | 第34-35页 |
五、增加鼓励发展器官移植替代技术的制度 | 第35-36页 |
第三节 培育和改善现有文化土壤 | 第36-37页 |
余论:关于禁止我国人体器官产品化的法律性思考 | 第37-40页 |
第一节 道义之坎:人体器官究竟能不能成为商品? | 第37页 |
第二节 人体器官为什么不是“产品”:基于经济法学的分析 | 第37-40页 |
一、学界有关人体器官是产品的论述 | 第37-38页 |
二、人体器官不是产品 | 第38-40页 |
结语 | 第40-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5页 |
后记 | 第45-46页 |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 第46-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