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金属学与金属工艺论文--金属切削加工及机床论文--铣削加工及铣床论文

基于等效刀具参数的Cr12MoV模具钢铣削性能有限元分析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1章 绪论第15-23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5-16页
        1.1.1 研究背景第15页
        1.1.2 研究意义及目的第15-16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6-21页
        1.2.1 淬硬模具钢Cr12MoV切削加工第16-18页
        1.2.2 斜角切削机理第18-19页
        1.2.3 二维铣削有限元仿真第19-21页
    1.3 课题来源第21页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第21-23页
第2章 斜角切削模型向二维模型的转化第23-34页
    2.1 斜角切削与直角切削的区别第23-24页
        2.1.1 直角切削第23页
        2.1.2 斜角切削第23-24页
    2.2 斜角切削模型向二维模型转化的改进第24-33页
        2.2.1 斜角切削等效前角函数关系式第25-28页
        2.2.2 斜角切削等效钝圆半径函数关系式第28-30页
        2.2.3 斜角切削等效后角函数关系式第30-32页
        2.2.4 改进前、改进后两种模型仿真结果的定性对比分析第32-33页
    2.3 本章小结第33-34页
第3章 二维铣削模型仿真研究及试验验证第34-61页
    3.1 有限元基本理论第34-35页
    3.2 有限元切削仿真模型的关键技术第35-41页
        3.2.1 材料弹塑性响应本构模型第35-37页
        3.2.2 损伤分离准则第37-39页
        3.2.3 刀具切屑接触摩擦第39页
        3.2.4 热传导模型第39-41页
    3.3 改进后铣削二维几何模型的建立第41-46页
        3.3.1 工件几何模型第41-45页
        3.3.2 刀具几何模型第45-46页
        3.3.3 网格划分及边界条件第46页
    3.4 铣削试验研究第46-56页
        3.4.1 试验装置第46-49页
        3.4.2 试验参数第49-50页
        3.4.3 实验过程第50页
        3.4.4 切削参数对切削力的影响第50-53页
        3.4.5 切削参数对切屑形貌的影响第53-56页
    3.5 仿真模型试验验证及改进前后模型对比第56-60页
        3.5.1 切削力对比验证第56-58页
        3.5.2 切屑形貌对比验证第58-60页
    3.6 本章小结第60-61页
第4章 不同硬度拼接处材料铣削有限元分析第61-73页
    4.1 淬硬模具钢硬度拼接处材料铣削仿真研究的意义第61页
    4.2 改进前的多硬度拼接件的铣削有限元模型第61-62页
    4.3 改进后的多硬度拼接件铣削有限元模型的建立第62-64页
    4.4 多硬度材料拼接处铣削过程性能变化规律研究第64-69页
        4.4.1 切屑形态变化规律第64-66页
        4.4.2 铣削力变化规律第66-68页
        4.4.3 刀具温度变化规律第68-69页
    4.5 从高硬度切向低硬度与从低硬度切向高硬度时铣削性能对比第69-71页
        4.5.1 切屑形态对比第69页
        4.5.2 铣削力对比第69-71页
        4.5.3 刀具温度对比第71页
        4.5.4 硬度分界处工件表面平整性对比第71页
    4.6 本章小结第71-73页
第5章 铣削残余应力有限元预测分析第73-88页
    5.1 残余应力的形成机理第73页
    5.2 残余应力的影响意义第73-74页
    5.3 残余应力模型建模方法第74页
    5.4 残余应力影响规律的有限元预测第74-87页
        5.4.1 进给量对残余应力的影响第74-77页
        5.4.2 加工方式对残余应力的影响第77-81页
        5.4.3 切屑厚度对残余应力的影响第81-82页
        5.4.4 切削速度对残余应力的影响第82-83页
        5.4.5 材料硬度对残余应力的影响第83-84页
        5.4.6 硬度拼接处不同铣削方式残余应力对比第84-87页
    5.5 本章小结第87-88页
总结与展望第88-90页
参考文献第90-97页
致谢第97-98页
附录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98页

论文共9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机器视觉的磨削表面波纹度测量方法研究
下一篇:基于热—力耦合和变摩擦系数高强钢冷冲压成形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