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四套常用儿童钢琴教材之比较研究
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20页 |
第一节 研究缘起 | 第9-10页 |
第二节 研究现状分析 | 第10-17页 |
(一)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1-15页 |
(二)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5-17页 |
(三) 现状小结 | 第17页 |
第三节 研究意义 | 第17-18页 |
一、理论意义 | 第17-18页 |
二、现实意义 | 第18页 |
第四节 研究方法 | 第18-20页 |
(一) 文献研究法 | 第18-19页 |
(二) 比较研究法 | 第19-20页 |
第二章 抽丝剥茧——四套教材的现象比较 | 第20-39页 |
第一节 编排方式的比较 | 第20-28页 |
一、直线式排列 | 第21-22页 |
二、螺旋式排列 | 第22-26页 |
三、综合式编排方式 | 第26-28页 |
第二节 基本技巧结构与理论编排的比较 | 第28-36页 |
一、入门方式 | 第28-34页 |
二、技巧结构安排 | 第34-36页 |
三、基本音乐理论编排 | 第36页 |
第三节 教材编排策略 | 第36-39页 |
一、曲风选择 | 第37页 |
二、版面设计 | 第37-39页 |
第三章 寻得真身——教材的本质比较 | 第39-48页 |
第一节 时代背景的比较 | 第39-42页 |
一、风起云涌的政治背景 | 第40-41页 |
二、交融更替的音乐风格 | 第41-42页 |
第二节 教育背景的比较 | 第42-45页 |
一、儿童教育 | 第42-44页 |
二、音乐教育 | 第44-45页 |
第三节 编写理念的比较 | 第45-48页 |
一、《汤普森》以培养乐感为长处 | 第45-46页 |
二、《小宇宙》以当代技法为背景 | 第46页 |
三、《巴斯蒂安》以音乐理论为主线 | 第46-47页 |
四、《菲伯尔》以引发兴趣为目的 | 第47-48页 |
第四章 启示与建议 | 第48-53页 |
第一节 关于教材使用的启示与建议 | 第48-51页 |
一、注重培养儿童音乐节奏感 | 第48-49页 |
二、注重培养儿童音乐表现力 | 第49-51页 |
第二节 关于我国儿童钢琴教材编写的启示与建议 | 第51-53页 |
一、重视中国钢琴作品的比重 | 第51-52页 |
二、重视教材编写中教学法的运用 | 第52-53页 |
结语 | 第53-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8页 |
致谢 | 第58-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