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诉讼法论文--刑事诉讼法论文

认罪认罚从宽视野下辩诉交易制度的构建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1章 绪论第10-18页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第10-11页
        1.1.1 选题背景第10-11页
        1.1.2 选题意义第11页
    1.2 文献综述第11-17页
        1.2.1 国内研究现状第11-16页
        1.2.2 国外研究现状第16-17页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第17-18页
        1.3.1 研究内容第17页
        1.3.2 研究方法第17-18页
第2章 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与辩诉交易制度概述第18-30页
    2.1 认罪认罚从宽制度概述第18-22页
        2.1.1 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概念第18-19页
        2.1.2 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价值取向第19-20页
        2.1.3 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实践中存在的若干问题第20-22页
    2.2 辩诉交易概述第22-27页
        2.2.1 辩诉交易制度的概念和类型第22-23页
        2.2.2 辩诉交易制度的基本内容第23-25页
        2.2.3 辩诉交易制度的域外实践第25-27页
    2.3 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与辩诉交易制度的异同第27-30页
        2.3.1 辩诉交易与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相同之处第27-28页
        2.3.2 认罪认罚从宽与辩诉交易的不同之处第28-30页
第3章 认罪认罚从宽视野下引入辩诉交易的必要性与可行性第30-39页
    3.1 我国引入辩诉交易的必要性分析第30-34页
        3.1.1 引入辩诉交易制度是解决刑讯逼供司法痼疾的重要途径第30页
        3.1.2 引入辩诉交易制度是完善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有效举措第30-32页
        3.1.3 辩诉交易能提高刑事诉讼效率和节约刑事诉讼成本第32-33页
        3.1.4 辩诉交易有助于强化刑事诉讼惩治犯罪的职能作用第33-34页
    3.2 我国引入辩诉交易的可行性分析第34-39页
        3.2.1 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与辩诉交易在价值取向上具有一致性第34页
        3.2.2 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为辩诉交易的确立奠定了制度基础第34-36页
        3.2.3 刑事速裁程序为辩诉交易的确立提供了实践支持第36-37页
        3.2.4 刑事诉讼模式和观念的更新促成了刑事诉讼思维的转变第37页
        3.2.5 刑事辩护制度的发展为控辩协商提供了现实条件第37-39页
第4章 辩诉交易的中国式构建第39-48页
    4.1 中国式辩诉交易制度的基本内容第39-43页
        4.1.1 辩诉交易的适用条件第39-40页
        4.1.2 辩诉交易适用案件的范围第40页
        4.1.3 辩诉交易的程序第40-41页
        4.1.4 辩诉交易的司法审查第41-42页
        4.1.5 辩诉交易的救济第42-43页
    4.2 辩诉交易的制度保障第43-48页
        4.2.1 有效的辩护制度第43-45页
        4.2.2 证据开示制度第45-46页
        4.2.3 沉默权制度第46-48页
结论第48-50页
参考文献第50-53页
附录第53-54页
致谢第54页

论文共5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我国行政违法行为检察监督问题及对策研究--以银川市为例
下一篇:我国刑事法律援助制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