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水路运输论文--水路运输技术管理论文--安全技术论文

黄骅港20万吨级散货船重载乘潮进港通航风险评估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第1章 绪论第9-14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9-10页
    1.2 研究现状第10-11页
        1.2.1 国外研究现状第10-11页
        1.2.2 国内研究现状第11页
    1.3 论文研究意义第11-12页
    1.4 论文研究结构思路第12页
    参考文献第12-14页
第2章 黄骅港水域简介及交通环境状况第14-29页
    2.1 自然条件分析第14-24页
        2.1.1 气象条件第14-16页
        2.1.2 水文第16-24页
    2.2 交通环境条件第24-26页
    2.3 安全保障现状及相关管理规定第26-29页
        2.3.1 VTS系统概况第26页
        2.3.2 VTS报告线位置第26-27页
        2.3.4 导助航设施第27-28页
        2.3.5 港作拖轮第28-29页
第3章 20万吨级散货船重载乘潮进港指标体系建立第29-44页
    3.1 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第29-30页
    3.2 通航环境因素第30-38页
        3.2.1 能见度第30页
        3.2.2 流第30页
        3.2.3 风第30-31页
        3.2.4 水深的稳定性第31-33页
        3.2.5 增减水第33页
        3.2.6 导助航设施便利程度第33页
        3.2.7 交通环境(船舶及碍航物)第33-38页
    3.3 船舶因素第38-40页
        3.3.1 主机设备状况第38页
        3.3.2 舵机设备状况第38页
        3.3.3 船舶航行时龙骨下水深(考虑了航行中船舶下沉量)第38-40页
    3.4 人员因素第40-42页
        3.4.1 引航员的经验(已经引航船舶次数)第40-41页
        3.4.2 拖轮的协作第41页
        3.4.3 驾驶台资源管理第41-42页
    3.5 黄骅港20万吨级散货船重载乘潮进港通航风险评估指标体系第42页
    参考文献第42-44页
第4章 黄骅港20万吨级散货船重载乘潮进港通航风险评估第44-62页
    4.1 基于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判的模糊综合评价第44-49页
        4.1.1 模糊综合评价第44-45页
        4.1.2 层次分析法求取权重第45-49页
    4.2 求取各个指标权重第49-55页
    4.3 计算20万吨级散货船重载乘潮进港通航风险性第55-59页
        4.3.1 除冬三月外月份航行风险性评估第55-57页
        4.3.2 冬三月月份航行风险性评估第57-59页
        4.3.3 总体航行风险性评估第59页
    参考文献第59-62页
第5章 结论与展望第62-64页
    5.1 结论第62-63页
    5.2 展望第63-64页
参考文献第64-65页
附录1 指标等级标准划分问卷调查表第65-67页
附录2 指标两两比较重要度调查表第67-70页
致谢第70-71页
作者简介第71页

论文共7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深部复合岩层双护盾TBM合理掘进方向及扩挖间隙的研究
下一篇:天津港集装箱码头关键设备维修决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