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民法论文--物权论文

我国最高额抵押制度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第1章 引言第8-10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8页
        1.1.1 研究背景第8页
        1.1.2 研究意义第8页
    1.2 研究方法第8页
    1.3 研究框架第8-10页
第2章 对最高额抵押制度的宏观分析第10-14页
    2.1 最高额抵押的法律特征第10-11页
    2.2 最高额抵押制度的历史沿革第11-12页
    2.3 最高额抵押权的制度价值第12-14页
第3章 最高额抵押制度的域内外对比分析第14-23页
    3.1 最高额抵押权的设立第14-16页
        3.1.1 最高额抵押权担保的债权范围第14页
        3.1.2 最高额抵押权的设立第14-15页
        3.1.3 最高额抵押权的登记第15页
        3.1.4 我国关于最高额抵押权的设立第15-16页
    3.2 最高额抵押权的变更第16-18页
        3.2.1 被担保债权范围的变更第16-17页
        3.2.2 决算期的变更第17页
        3.2.3 最高限额的变更第17页
        3.2.4 主体的变更第17-18页
    3.3 最高额抵押权的转让第18-20页
        3.3.1 最高额抵押权担保的债权的转让第18页
        3.3.2 最高额抵押权的转让第18页
        3.3.3 境外关于最高额抵押权转让的规定第18-19页
        3.3.4 我国有关转让最高额抵押权的规定第19-20页
    3.4 最高额抵押权的确定第20-23页
        3.4.1 最高额抵押权确定的事由第20-21页
        3.4.2 最高额抵押权确定后的效果第21-23页
第4章 我国最高额抵押制度的反思与完善第23-27页
    4.1 我国最高额抵押权的制度缺陷第23-24页
    4.2 我国最高额抵押权制度的应然性探析第24-27页
        4.2.1 完善最高额抵押权的设立登记制度第24页
        4.2.2 完善最高额抵押权的变更制度第24-25页
        4.2.3 完善最高额抵押权的转让制度第25页
        4.2.4 建立最高额抵押的衡平制度第25-27页
结语第27-28页
参考文献第28-30页
后记第30页

论文共3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纯粹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的研究
下一篇:平等就业权法律保障制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