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引言 | 第8-10页 |
第1章 平等就业权和平等就业权法律保障制度概述 | 第10-18页 |
1.1 平等就业权界定 | 第10-13页 |
1.1.1 平等价值的内涵 | 第10-11页 |
1.1.2 就业权概念 | 第11页 |
1.1.3 平等就业权概念 | 第11-12页 |
1.1.4 平等就业权的权利性质 | 第12页 |
1.1.5 对平等就业权的限制 | 第12-13页 |
1.2 反对就业歧视 | 第13-15页 |
1.3 平等就业权的法律制度现状 | 第15-18页 |
第2章 平等就业权法律制度之实现障碍因素及成因 | 第18-25页 |
2.1 平等就业权法律制度障碍 | 第18-19页 |
2.1.1 平等就业权实体法障碍 | 第18-19页 |
2.1.2 平等就业权程序法障碍 | 第19页 |
2.2 平等就业权法律制度障碍体现及成因 | 第19-25页 |
2.2.1 问题体现 | 第20-23页 |
2.2.2 问题成因 | 第23-25页 |
第3章 平等就业权保障制度完善建议 | 第25-31页 |
3.1 立法与时俱进 | 第25-28页 |
3.1.1 改变立法笼统现状 | 第25-26页 |
3.1.2 扩大“劳动者”内涵 | 第26页 |
3.1.3 完善劳动立法体系 | 第26-28页 |
3.1.4 加大对平等就业权知识普及 | 第28页 |
3.2 增强政府监管力度 | 第28-29页 |
3.2.1 设立处置就业歧视行为的专门机构 | 第28页 |
3.2.2 扩大政府部门监管职能 | 第28-29页 |
3.2.3 增强行政执法人员法律素养 | 第29页 |
3.3 转变工会角色 | 第29-31页 |
3.3.1 尽快修订《工会法》 | 第29-30页 |
3.3.2 将基层民主管理机制和平等协商机制纳入立法程序 | 第30页 |
3.3.3.将就业歧视维权纳入工会职能之中 | 第30页 |
3.3.4.建立、健全非政府组织及其职能 | 第30-31页 |
结语 | 第31-32页 |
参考文献 | 第32-34页 |
后记 | 第3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