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农村生活污水成分特征与排放规律研究
致谢 | 第7-8页 |
摘要 | 第8-10页 |
ABSTRACT | 第10-11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8-25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8页 |
1.2 我国农村生活污水排放现状 | 第18-20页 |
1.2.1 农村生活污水主要来源 | 第18-19页 |
1.2.2 农村生活污水水质水量特征 | 第19-20页 |
1.2.3 农村生活污水排放特征及途径 | 第20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 第20-21页 |
1.3.1 国外农村污水处理现状 | 第20-21页 |
1.3.2 国内农村污水处理现状 | 第21页 |
1.4 研究内容、目的及意义 | 第21-25页 |
1.4.1 研究目的 | 第21-22页 |
1.4.2 研究内容 | 第22-23页 |
1.4.3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第23-25页 |
第2章 农村村民用水量调查 | 第25-43页 |
2.1 研究区域选定 | 第26-32页 |
2.1.1 蒙城县概况 | 第26-29页 |
2.1.2 霍山县概况 | 第29-31页 |
2.1.3 巢湖市概况 | 第31-32页 |
2.2 调查对象 | 第32页 |
2.3 调查方法与内容 | 第32-33页 |
2.4 调查点基本情况 | 第33-35页 |
2.5 调查结果 | 第35-38页 |
2.6 安徽省农村村民用水量分析 | 第38-43页 |
第3章 农村生活污水水量水质调查 | 第43-78页 |
3.1 安徽省农村生活污水水量调查 | 第43-53页 |
3.1.1 基本情况 | 第43-47页 |
3.1.2 调查依据 | 第47页 |
3.1.3 调查方法 | 第47-48页 |
3.1.4 产污系数计算 | 第48页 |
3.1.5 取样和测试分析方法 | 第48页 |
3.1.6 结果分析与讨论 | 第48-53页 |
3.2 农村生活污水水质调查 | 第53-78页 |
3.2.1 水质检测方法 | 第53-54页 |
3.2.2 十里铺村污水水质调查 | 第54-63页 |
3.2.3 霍山县佛子岭村污水水质调查 | 第63-70页 |
3.2.4 巢湖市贾家场村污水水质调查 | 第70-78页 |
第4章 农村生活污水收集方式 | 第78-85页 |
4.1 我国农村生活污水收集现状 | 第78页 |
4.2 农村生活污水收集方式 | 第78-80页 |
4.2.1 农村生活污水收集方式的影响因素 | 第78-80页 |
4.2.2 农村生活污水收集方式 | 第80页 |
4.3 安徽省农村生活污水排放现状 | 第80-85页 |
4.3.1 安徽省农村污水排放现状 | 第80-82页 |
4.3.2 研究区收集方式的选择 | 第82-85页 |
第5章 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方式 | 第85-93页 |
5.1 国内外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方式 | 第85-88页 |
5.1.1 国外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 | 第85-87页 |
5.1.2 国内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的研究 | 第87-88页 |
5.2 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选择原则 | 第88页 |
5.3 研究区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方式 | 第88-93页 |
5.3.1 十里铺村生活污水处理模式 | 第88-90页 |
5.3.2 佛子岭村生活污水处理模式 | 第90-92页 |
5.3.3 贾家场生活污水处理模式 | 第92-93页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93-95页 |
6.1 结论 | 第93-94页 |
6.2 展望 | 第94-95页 |
参考文献 | 第95-102页 |
附录1 农村汚水入户调查表 | 第102-103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 第10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