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22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1.1 地下水硝酸氮污染概述 | 第10页 |
1.1.2 地下水硝酸氮污染来源 | 第10-11页 |
1.1.3 地下水硝酸氮污染危害 | 第11页 |
1.2 研究方法进展 | 第11-19页 |
1.2.1 传统水化学方法研究 | 第11-13页 |
1.2.2 多元统计方法研究 | 第13-14页 |
1.2.3 水体污染源解析研究 | 第14-16页 |
1.2.4 氮氧稳定同位素在水体硝酸氮污染源解析中的应用 | 第16-18页 |
1.2.5 硝酸盐污染源贡献率分摊的发展 | 第18-19页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19-22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9-20页 |
1.3.2 技术路线 | 第20-22页 |
第2章 研究区概况 | 第22-27页 |
2.1 自然环境概况 | 第22-24页 |
2.1.1 自然地理 | 第22页 |
2.1.2 气象条件 | 第22-24页 |
2.1.3 水文条件 | 第24页 |
2.2 地质概况 | 第24-25页 |
2.3 水文地质概况 | 第25-27页 |
2.3.1 地下水赋存类型 | 第25-26页 |
2.3.2 地下水补、径、排特征 | 第26-27页 |
第3章 研究区水化学特征 | 第27-41页 |
3.1 研究区用地类型及污染源调查 | 第27-28页 |
3.2 研究区环境污染特征 | 第28-34页 |
3.2.1 研究区地下水环境特征 | 第28-30页 |
3.2.2 研究区地下水污染特征 | 第30-34页 |
3.3 地下水水化学特征分析 | 第34-39页 |
3.3.1 地下水水化学类型 | 第34-35页 |
3.3.2 聚类分析 | 第35-39页 |
3.4 小结 | 第39-41页 |
第4章 研究区硝酸氮污染源识别 | 第41-51页 |
4.1 硝酸盐的来源与迁移转化 | 第41-45页 |
4.1.1 水体硝酸盐来源的同位素组成 | 第41-42页 |
4.1.2 硝酸氮来源识别 | 第42-44页 |
4.1.3 硝酸盐迁移转化机理 | 第44-45页 |
4.2 因子分析结合水化学参数识别污染源 | 第45-50页 |
4.3 小结 | 第50-51页 |
第5章 研究区硝酸氮污染源解析 | 第51-57页 |
5.1 SIAR基本原理 | 第51-52页 |
5.2 硝酸氮来源贡献率计算 | 第52-55页 |
5.3 小结 | 第55-57页 |
第6章 结论与建议 | 第57-59页 |
6.1 结论 | 第57-58页 |
6.2 建议 | 第58-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5页 |
致谢 | 第65-66页 |
附录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