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环境污染及其防治论文--水体污染及其防治论文--地下水论文

地下水中硝酸盐氮污染源解析--以沈阳浑河傍河区为例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1章 绪论第10-22页
    1.1 研究背景第10-11页
        1.1.1 地下水硝酸氮污染概述第10页
        1.1.2 地下水硝酸氮污染来源第10-11页
        1.1.3 地下水硝酸氮污染危害第11页
    1.2 研究方法进展第11-19页
        1.2.1 传统水化学方法研究第11-13页
        1.2.2 多元统计方法研究第13-14页
        1.2.3 水体污染源解析研究第14-16页
        1.2.4 氮氧稳定同位素在水体硝酸氮污染源解析中的应用第16-18页
        1.2.5 硝酸盐污染源贡献率分摊的发展第18-19页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第19-22页
        1.3.1 研究内容第19-20页
        1.3.2 技术路线第20-22页
第2章 研究区概况第22-27页
    2.1 自然环境概况第22-24页
        2.1.1 自然地理第22页
        2.1.2 气象条件第22-24页
        2.1.3 水文条件第24页
    2.2 地质概况第24-25页
    2.3 水文地质概况第25-27页
        2.3.1 地下水赋存类型第25-26页
        2.3.2 地下水补、径、排特征第26-27页
第3章 研究区水化学特征第27-41页
    3.1 研究区用地类型及污染源调查第27-28页
    3.2 研究区环境污染特征第28-34页
        3.2.1 研究区地下水环境特征第28-30页
        3.2.2 研究区地下水污染特征第30-34页
    3.3 地下水水化学特征分析第34-39页
        3.3.1 地下水水化学类型第34-35页
        3.3.2 聚类分析第35-39页
    3.4 小结第39-41页
第4章 研究区硝酸氮污染源识别第41-51页
    4.1 硝酸盐的来源与迁移转化第41-45页
        4.1.1 水体硝酸盐来源的同位素组成第41-42页
        4.1.2 硝酸氮来源识别第42-44页
        4.1.3 硝酸盐迁移转化机理第44-45页
    4.2 因子分析结合水化学参数识别污染源第45-50页
    4.3 小结第50-51页
第5章 研究区硝酸氮污染源解析第51-57页
    5.1 SIAR基本原理第51-52页
    5.2 硝酸氮来源贡献率计算第52-55页
    5.3 小结第55-57页
第6章 结论与建议第57-59页
    6.1 结论第57-58页
    6.2 建议第58-59页
参考文献第59-65页
致谢第65-66页
附录第66页

论文共6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安徽省农村生活污水成分特征与排放规律研究
下一篇:嘉陵江流域四川广元段污染综合治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