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民法论文

法人分类研究--以《民法典》的编纂为背景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8页
绪论第11-14页
    一 选题的背景第11页
    二 问题的提出第11页
    三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11-12页
    四 文献综述第12-13页
    五 研究方法与思路第13-14页
第一章 我国法人分类的立法现状与问题第14-26页
    第一节 我国法人分类的立法现状第14-21页
        一 我国《民法通则》对法人的分类第14-15页
        二 《民法通则》以外的其它法律关于法人的分类第15-20页
        三 《民法总则(征求意见稿)》对法人的分类第20-21页
    第二节 我国法人分类的立法存在的问题第21-26页
        一 《民法通则》法人分类存在的问题第21-24页
        二 《民法总则(征求意见稿)》法人分类存在的问题第24-26页
第二章 法人分类的基础理论第26-36页
    第一节 法人分类的历史考察第26-32页
        一 法人制度的产生与发展第26-29页
        二 不同历史阶段的法人分类第29-32页
    第二节 法人的本质第32-36页
        一 法人拟制说第33页
        二 法人实在说第33-34页
        三 法人否认说第34-36页
第三章 法人分类的域外法比较第36-45页
    第一节 大陆法系的法人分类第36-43页
        一 公法人与私法人第36-39页
        二 社团法人与财团法人第39-41页
        三 营利法人、中间法人和公益法人第41-42页
        四 本国法人和外国法人第42-43页
    第二节 英美法系的法人分类第43-45页
第四章 我国法人分类的立法建议第45-53页
    第一节 我国法人分类应考虑的因素第45-47页
        一 逻辑性第45-46页
        二 包容性和开放性第46页
        三 继承性第46-47页
    第二节 我国法人分类模式的构想第47-51页
        一 明确区分公法人与私法人第47-48页
        二 将私法人进一步划分为财团法人与社团法人第48-50页
        三 将社团法人划分为营利法人、公益法人、中间法人第50页
        四 区分本国法人和外国法人第50-51页
    第三节 建立新的法人分类模式的意义第51-53页
        一 包容现有及将来可能存在的法人类型第51页
        二 有利于政府职能的转变第51-52页
        三 有利于非营利组织的发展第52-53页
结语第53-54页
参考文献第54-56页
个人简历第56-57页
致谢第57页

论文共5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大数据时代公民个人信息权的民法保护
下一篇:国际视域下清真食品的规制及其对我国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