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8-9页 |
英文摘要 | 第9-10页 |
1 引言 | 第11-19页 |
1.1 问题的提出 | 第11-13页 |
1.1.1 选题背景 | 第11页 |
1.1.2 选题目的 | 第11-12页 |
1.1.3 选题意义 | 第12-13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第13-17页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5-17页 |
1.3 研究方法与思路 | 第17-18页 |
1.3.1 研究的基本方法 | 第17-18页 |
1.3.2 研究的基本思路 | 第18页 |
1.4 拟创新之处 | 第18-19页 |
2 核心概念界定和相关理论依据 | 第19-25页 |
2.1 核心概念界定 | 第19-21页 |
2.1.1 政府 | 第19页 |
2.1.2 政府经济职能 | 第19-20页 |
2.1.3 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 第20页 |
2.1.4 政府职能转变 | 第20-21页 |
2.2 相关理论依据 | 第21-25页 |
2.2.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有关社会主义政府经济职能的理论 | 第21-22页 |
2.2.2 西方经济学有关政府经济职能的理论 | 第22-25页 |
3 转变我国政府经济职能的意义及政府经济职能演进历程 | 第25-32页 |
3.1 转变我国政府经济职能的意义 | 第25-27页 |
3.1.1 适应我国特殊国情的基本要求 | 第25-26页 |
3.1.2 符合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 | 第26-27页 |
3.1.3 满足我国全面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需要 | 第27页 |
3.2 我国政府经济职能的历史演进 | 第27-32页 |
3.2.1 高度集中指令性计划经济时期的政府经济职能(1949年—1978年) | 第28-29页 |
3.2.2 逐步建立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时期的政府经济职能(1978年—1992年) | 第29-30页 |
3.2.3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时期的政府经济职能(1992年—2012年) | 第30-31页 |
3.2.4 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期的政府经济职能(2012年—至今) | 第31-32页 |
4 我国政府经济职能转变过程中的问题分析 | 第32-38页 |
4.1 加快我国政府经济职能转变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32-35页 |
4.1.1 政府经济职能的越位 | 第32-33页 |
4.1.2 政府经济职能的缺位 | 第33-35页 |
4.2 产生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35-38页 |
4.2.1 利己动机的驱使 | 第35-36页 |
4.2.2 政府行为低效和考核误导 | 第36页 |
4.2.3 政府制约机制的欠缺 | 第36-37页 |
4.2.4 传统计划经济体制观念的影响 | 第37-38页 |
5 加快我国政府经济职能转变的思考 | 第38-45页 |
5.1 强化政府宏观调控职能,弱化微观干预职能 | 第38-40页 |
5.1.1 强化宏观调控职能,完善宏观调控体系 | 第38-39页 |
5.1.2 弱化政府微观干预职能,实现政企分开 | 第39-40页 |
5.2 构建科学的政府评估体系,建设服务型政府 | 第40-41页 |
5.2.1 健全政府绩效考核,构建科学评价体系 | 第40页 |
5.2.2 加强公共服务,建立服务型政府 | 第40-41页 |
5.3 深入推进简政放权,实行政务公开 | 第41-43页 |
5.3.1 下放政府审批权力,实行简政放权 | 第41-42页 |
5.3.2 推行政务公开,构建高效透明政府 | 第42-43页 |
5.4 完善法制体系,加强政府监督 | 第43-45页 |
5.4.1 健全法制体系,实现政府行为的法制化 | 第43-44页 |
5.4.2 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做合格“管家” | 第44-45页 |
6 结论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49页 |
致谢 | 第49-50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