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引言 | 第10-12页 |
第1章 文献综述 | 第12-20页 |
1.1 ASD个体眼部注视不足的年龄发展效应 | 第12-16页 |
1.1.1 ASD婴幼儿眼部注视正常 | 第12-14页 |
1.1.2 ASD青少年/儿童眼部注视障碍 | 第14-15页 |
1.1.3 ASD成人眼部注视不足 | 第15-16页 |
1.2 ASD个体视线追随障碍的行为表现特征 | 第16-20页 |
1.2.1 半自然社会场景中的ASD个体视线追随障碍 | 第17-19页 |
1.2.2 自然社会场景中的ASD个体视线追随障碍 | 第19-20页 |
第2章 研究设计 | 第20-24页 |
2.1 已有研究的分歧与局限 | 第20-21页 |
2.1.1 刺激类型不一致 | 第20页 |
2.1.2 发展阶段不一致 | 第20-21页 |
2.1.3 测量指标不一致 | 第21页 |
2.1.4 障碍类型单一化 | 第21页 |
2.2 本研究的构思与假设 | 第21-24页 |
第3章 实验研究 | 第24-62页 |
3.1 实验一场景中的面孔位置对ASD青少年眼睛视线加工的影响 | 第24-37页 |
3.1.1 研究方法 | 第24-27页 |
3.1.2 实验程序 | 第27-28页 |
3.1.3 结果与分析 | 第28-36页 |
3.1.4 讨论与结论 | 第36-37页 |
3.2 实验二场景中的物理特征对ASD青少年眼睛视线加工的影响 | 第37-48页 |
3.2.1 研究方法 | 第37-38页 |
3.2.2 实验程序 | 第38页 |
3.2.3 结果与分析 | 第38-47页 |
3.2.4 讨论与结论 | 第47-48页 |
3.3 实验三场景中的语言因素对ASD青少年视线加工的影响 | 第48-62页 |
3.3.1 研究方法 | 第48-49页 |
3.3.2 实验程序 | 第49页 |
3.3.3 结果与分析 | 第49-59页 |
3.3.4 讨论与结论 | 第59-62页 |
第4章 总讨论与总结论 | 第62-68页 |
4.1 总讨论 | 第62-66页 |
4.1.1 场景因素对ASD个体视觉注视模式的影响作用 | 第62-64页 |
4.1.2 场景因素对ASD个体视线追随行为的影响作用 | 第64-66页 |
4.2 总结论 | 第66-68页 |
第5章 教学建议 | 第68-70页 |
第6章 研究创新、不足与展望 | 第70-72页 |
6.1 创新 | 第70页 |
6.2 不足 | 第70页 |
6.3 展望 | 第70-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80页 |
附录 | 第80-82页 |
致谢 | 第82-84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第8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