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肿瘤学论文--呼吸系肿瘤论文--肺肿瘤论文

基于PCR-金磁微粒层析技术的新型EGFR基因突变检测方法的建立和应用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缩略语对照表第7-11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21页
    1.1 肺癌的现状及其靶向用药第11-14页
        1.1.1 肺癌的现状第11-12页
        1.1.2 肺癌靶向治疗第12-14页
    1.2 EGFR的概述第14-16页
        1.2.1 EGFR的结构及其介导的信号通路第14-15页
        1.2.2 EGFR基因突变检测位点的选取第15-16页
    1.3 目前的检测方法第16-18页
    1.4 金磁微粒及其在生物学领域的应用第18页
    1.5 论文立题依据及主要工作第18-21页
        1.5.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18-19页
        1.5.2 研究内容第19-20页
        1.5.3 主要创新点第20-21页
第二章 EGFR基因阳性质控体系的建立第21-35页
    2.1 肺癌细胞株的培养及其DNA的提取第21-24页
        2.1.1 实验材料、试剂与仪器第21-22页
        2.1.2 试剂的准备第22页
        2.1.3 细胞株的培养第22-24页
        2.1.4 细胞株DNA的提取第24页
    2.2 阳性克隆的构建第24-32页
        2.2.1 定点突变的原理第24-25页
        2.2.2 实验材料、试剂与仪器第25-26页
        2.2.3 试剂的准备第26-27页
        2.2.4 实验方法第27-32页
    2.3 质控品的测序验证第32页
    2.4 实验结果第32-33页
    2.5 本章小结第33-35页
第三章 基于金磁微粒E746-A750基因分型系统的建立第35-49页
    3.1 实验原理第35-37页
    3.2 实验仪器、材料与试剂第37-38页
    3.3 实验方法第38-41页
        3.3.1 特异性引物的设计第38-39页
        3.3.2 特异性产物的获取第39-40页
        3.3.3 PCR体系的优化及确定第40页
        3.3.4 金磁微粒层析试纸条检测第40页
        3.3.5 性能评估实验第40-41页
    3.4 结果与分析第41-47页
        3.4.1 突变位点de1746-A750的检测方法(双管Bi-PASA-金磁微粒层析法)第41-42页
        3.4.2 引物的筛选第42页
        3.4.3 PCR体系的优化及确定第42-46页
        3.4.4 性能评估第46-47页
    3.5 本章小结第47-49页
第四章 基于金磁微粒的EGFR基因L858R和T790M突变检测体系的建立第49-61页
    4.1 实验原理第49-50页
    4.2 实验仪器、材料与试剂第50-51页
    4.3 实验方法第51-53页
        4.3.1 特异性引物的设计第51-52页
        4.3.2 特异性产物的获取第52页
        4.3.3 PCR体系的优化及确定第52页
        4.3.4 金磁微粒层析试纸条检测第52-53页
        4.3.5 性能评估实验第53页
    4.4 结果与分析第53-59页
        4.4.1 引物的筛选第53-54页
        4.4.2 PCR体系的优化及确定第54-57页
        4.4.3 性能评估第57-59页
    4.5 本章小结第59-61页
第五章 NSCLC临床样本的评价第61-71页
    5.1 实验试剂与仪器第61页
    5.2 本章小结第61页
    5.3 样本DNA的提取第61-62页
    5.4 临床样本的检测第62页
    5.5 实验结果第62-69页
        5.5.1 PCR-金磁微粒层析法检测EGFR基因突变第62-64页
        5.5.2 层析结果与直接测序法的比较第64-66页
        5.5.3 qPCR检测方法的验证第66-69页
    5.6 本章小结第69-71页
总结第71-73页
参考文献第73-81页
致谢第81-82页

论文共8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乳腺癌合并肺癌中长非编码RNA的表达及调控机制
下一篇:精氨酸饥饿导致肝癌细胞系统性功能紊乱的分子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