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引言 | 第11-13页 |
1 文献综述 | 第13-23页 |
1.1 执行功能与任务转换 | 第13-14页 |
1.2 任务转换的经典范式 | 第14-16页 |
1.2.1 Jersild方法 | 第14页 |
1.2.2 交替转换范式 | 第14-15页 |
1.2.3 任务线索范式 | 第15页 |
1.2.4 间歇转换范式 | 第15页 |
1.2.5 与其他范式相结合的研究 | 第15-16页 |
1.3 任务转换的相关概念 | 第16-17页 |
1.4 转换代价的来源及其解释 | 第17-20页 |
1.4.1 任务定势重构 | 第17-18页 |
1.4.2 联合检索 | 第18-19页 |
1.4.3 任务定势惯性 | 第19-20页 |
1.5 混合代价的来源 | 第20-21页 |
1.6 转换代价和混合代价的ERP研究 | 第21-23页 |
2 问题的提出和研究框架 | 第23-26页 |
2.1 问题提出 | 第23-24页 |
2.2 研究框架 | 第24-25页 |
2.3 研究意义和创新之处 | 第25-26页 |
3 实验一任务线索范式中的转换代价和混合代价的研究 | 第26-33页 |
3.1 研究目的 | 第26页 |
3.2 被试 | 第26页 |
3.3 刺激材料 | 第26-27页 |
3.4 仪器设备 | 第27页 |
3.5 实验设计 | 第27页 |
3.6 实验程序 | 第27-28页 |
3.7 结果与分析 | 第28-31页 |
3.8 讨论 | 第31-33页 |
4 实验二线索设置的改变对转换代价和混合代价的影响 | 第33-40页 |
4.1 实验目的 | 第33页 |
4.2 被试 | 第33页 |
4.3 刺激材料 | 第33-34页 |
4.4 仪器设备 | 第34页 |
4.5 实验设计 | 第34页 |
4.6 实验程序 | 第34-35页 |
4.7 结果与分析 | 第35-38页 |
4.8 讨论 | 第38-39页 |
4.9 实验一实验二小结 | 第39-40页 |
5 实验三任务转换中转换代价和混合代价脑部激活差异的ERP研究 | 第40-56页 |
5.1 实验目的 | 第40页 |
5.2 被试 | 第40页 |
5.3 刺激材料 | 第40页 |
5.4 ERP记录与分析 | 第40-41页 |
5.5 实验设计 | 第41-42页 |
5.6 实验程序 | 第42-43页 |
5.7 实验结果 | 第43-51页 |
5.7.1 行为实验结果 | 第43-45页 |
5.7.2 脑电实验结果 | 第45-51页 |
5.8 讨论 | 第51-56页 |
5.8.1 行为结果的讨论 | 第51-52页 |
5.8.2 脑电结果的讨论 | 第52-56页 |
6 总讨论 | 第56-58页 |
6.1 线索设置的改变对混合代价和转换代价的影响 | 第56页 |
6.2 混合代价和转换代价的脑激活成分的差异 | 第56-57页 |
6.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第57-58页 |
结论 | 第58-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5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第65-66页 |
致谢 | 第66-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