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畜牧、动物医学、狩猎、蚕、蜂论文--动物医学(兽医学)论文--兽医基础科学论文--家畜微生物学(兽医病原微生物学)论文--家畜病毒学论文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间接N-ELISA试剂盒的研制及反转录环介导等温扩增(RT-LAMP)检测方法的建立

摘要第4-7页
ABSTRACT第7-9页
缩略表 Abbreviations第14-15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5-25页
    1.1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概述第15-17页
    1.2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抗体的检测技术第17-21页
        1.2.1 对流免疫电泳(CIE)第18页
        1.2.2 琼脂扩散沉淀试验(AGP)第18页
        1.2.3 间接血凝抑制试验(PHA)第18-19页
        1.2.4 免疫荧光抗体技术(IFA)第19页
        1.2.5 病毒中和试验(VNT)第19页
        1.2.6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第19-21页
    1.3 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LAMP)第21-23页
    1.4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与意义第23-25页
第二章 利用IBV重组N蛋白建立间接N-ELISA抗体检测试剂盒的研究第25-42页
    2.1 材料和操作步骤第26-28页
        2.1.1 材料第26页
        2.1.2 主要试剂的配制方法第26-27页
        2.1.3 主要仪器设备及耗材第27页
        2.1.4 操作步骤第27-28页
    2.2 实验方法第28-29页
        2.2.1 批内重复性试验第28页
        2.2.2 批间重复性试验第28页
        2.2.3 37℃加速老化试验第28页
        2.2.4 符合性试验第28页
        2.2.5 4℃和-20℃恒温保存试验第28页
        2.2.6 阻断试验第28-29页
        2.2.7 间接ELISA试剂盒的阴阳性判断标准的建立第29页
        2.2.8 临床样品血清的检测第29页
    2.3 结果第29-38页
        2.3.1 批内重复性试验检测结果第29-30页
        2.3.2 批间重复性试验检测结果第30-31页
        2.3.3 37℃加速试验老化结果第31-32页
        2.3.4 符合性试验结果第32页
        2.3.5 保存期试验结果第32-36页
        2.3.6 阻断试验结果第36页
        2.3.7 间接ELISA试剂盒阴阳性临界值的确定第36页
        2.3.8 临床血清样品的检测结果第36-38页
            2.3.8.1 IBV广西地方分离毒株制备的单价油苗免疫后的血清检测结果第36-37页
            2.3.8.2 养殖公司送检血清样品检测结果第37-38页
        2.3.9 间接N-ELISA试剂盒和IDEXX试剂盒敏感性比较结果第38页
    2.4 小结与讨论第38-40页
    2.5 试剂盒使用说明第40-42页
第三章 反转录环介导等温扩增(RT-LAMP)快速检测IBV方法的建立第42-56页
    3.1 材料和方法第43-44页
        3.1.1 毒株第43页
        3.1.2 主要试剂第43页
        3.1.3 引物的设计与合成第43-44页
    3.2 LAMP检测方法条件的优化第44-46页
        3.2.0 引物的验证第44页
        3.2.1 反应温度的优化第44页
        3.2.2 反应时间的优化第44页
        3.2.3 甜菜碱浓度的优化第44-45页
        3.2.4 硫酸镁浓度的优化第45页
        3.2.5 dNTP浓度的优化第45页
        3.2.6 两对引物的优化比例第45页
        3.2.7 特异性实验第45页
        3.2.8 敏感性试验第45-46页
        3.2.9 重复性和稳定性检测第46页
            3.2.9.1 批内重复性试验第46页
            3.2.9.2 批间重复性试验第46页
        3.2.10 阴阳性的可视化第46页
        3.2.11 临床样品的检测第46页
        3.2.12 反应最终优化体系成份终浓度表第46页
    3.3 结果第46-54页
        3.3.1 引物的验证第46-47页
        3.3.2 反应温度的优化第47-48页
        3.3.3 反应时间的优化第48页
        3.3.4 甜菜碱浓度的优化第48-49页
        3.3.5 硫酸镁浓度的优化第49页
        3.3.6 dNTP浓度的优化第49-50页
        3.3.7 两对引物比例优化第50页
        3.3.8 特异性试验第50-51页
        3.3.9 敏感性试验第51-52页
        3.3.10 重复性和稳定性检测第52页
        3.3.11 阴阳性的可视化结果第52页
        3.3.12 临床样品检测结果第52-53页
        3.3.13 反应最终优化体系终浓度第53-54页
    3.4 讨论第54-56页
第四章 结论第56-57页
参考文献第57-61页
致谢第61-62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及参与的科研项目第62页

论文共6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睾丸酮丛毛单胞菌S44中转录调控因子CysB对硒酸盐还原的调控
下一篇:鸡输卵管特异性表达EGFP的慢病毒表达载体构建、慢病毒包装与体外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