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缩略名词表(Abbreviations) | 第9-10页 |
1 前言 | 第10-25页 |
1.1 硒的理化性质及其化合物 | 第10页 |
1.2 硒在环境中的分布及其生物地球化学循环 | 第10-12页 |
1.3 硒与人类健康 | 第12-15页 |
1.4 微生物对硒的代谢 | 第15-23页 |
1.4.1 微生物对硒的同化 | 第16页 |
1.4.2 微生物对硒的甲基化 | 第16-17页 |
1.4.3 微生物对硒的氧化 | 第17-18页 |
1.4.4 微生物对硒的还原 | 第18-23页 |
1.5 硫代谢调控因子CysB和Cbl | 第23页 |
1.6 课题的研究目的、意义及技术路线 | 第23-25页 |
1.6.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23-24页 |
1.6.2 技术路线 | 第24-25页 |
2 材料和方法 | 第25-46页 |
2.1 实验材料 | 第25-32页 |
2.1.1 实验菌株及质粒 | 第25-26页 |
2.1.2 培养基 | 第26-28页 |
2.1.3 试剂 | 第28-31页 |
2.1.4 引物及序列 | 第31-32页 |
2.2 实验方法 | 第32-46页 |
2.2.1 菌株的生长和Se(Ⅵ)的还原条件 | 第32-33页 |
2.2.2 构建Tn5转座子插入突变体库 | 第33-34页 |
2.2.3 质粒拯救确定转座子的插入位点 | 第34-35页 |
2.2.4 硫酸盐、半胱氨酸和Se(Ⅵ)还原的竞争性实验 | 第35-36页 |
2.2.5 基因敲除与互补 | 第36-37页 |
2.2.6 CysB可能调控的基因分析 | 第37-38页 |
2.2.7 基因共转录分析 | 第38页 |
2.2.8 加Se(Ⅵ)条件下硫代谢相关基因的荧光定量PCR检测 | 第38-41页 |
2.2.9 lacZ报告基因融合实验 | 第41-42页 |
2.2.10 细菌单杂交 | 第42-44页 |
2.2.11 C.testosteroni S44中CysB蛋白的表达及纯化 | 第44-45页 |
2.2.12 电泳迁移率实验EMSA | 第45-46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46-65页 |
3.1 硒酸盐还原相关基因的筛选与确定 | 第46-51页 |
3.1.1 Tn5转座子插入突变筛选获得的突变株 | 第46-48页 |
3.1.2 C.testosteroni S44基因组酶切位点分析 | 第48-49页 |
3.1.3 转座子插入突变株Tn5插入位点的确认 | 第49-51页 |
3.2 硫酸盐和半胱氨酸与Se(Ⅵ)还原的竞争性实验 | 第51-52页 |
3.3 C.testosteroni S44中CysB家族转录调控因子的分析 | 第52-54页 |
3.4 cysB和cbl的敲除株与互补株的Se(Ⅵ)还原表型验证 | 第54-56页 |
3.5 C.testosteroni S44硫代谢中半胱氨酸合成途径分析 | 第56-57页 |
3.6 C.testosteroni S44中硫代谢各路径基因的敲除 | 第57-60页 |
3.7 cysIHDN基因簇转录情况分析 | 第60页 |
3.8 CysB所调控基因受Se(Ⅴ)的诱导表达情况 | 第60-61页 |
3.9 Se(Ⅵ)对cysIHDN操纵子的诱导表达检测 | 第61-63页 |
3.10 CysB与cysIHDN操纵子的启动子的体内相互作用 | 第63-64页 |
3.11 CysB与cysIHDN操纵子的启动子的体外相互作用 | 第64-65页 |
3.11.1 蛋白CysB的表达纯化 | 第64-65页 |
3.11.2 EMSA检测 | 第65页 |
4 讨论与总结 | 第65-69页 |
4.1 讨论 | 第65-69页 |
4.2 总结 | 第69页 |
5 课题的创新性 | 第69-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82页 |
附录 | 第82-83页 |
致谢 | 第8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