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24页 |
1.1 引言 | 第9-10页 |
1.2 金属-有机骨架化合物(MOFs) | 第10-11页 |
1.3 金属有机骨架化合物的发展及应用 | 第11-16页 |
1.4 HKUST-1 的结构和催化方面的应用 | 第16-17页 |
1.5 Cu_2O的相关研究及其催化应用 | 第17-19页 |
1.6 核壳结构(Core-Shell)的相关研究及其催化应用 | 第19-22页 |
1.7 论文选题意义及研究内容 | 第22-24页 |
第二章 Cu_2O@HKUST-1 核壳结构催化剂的合成 | 第24-35页 |
2.1 引言 | 第24-25页 |
2.2 实验部分 | 第25-29页 |
2.2.1 试剂和仪器 | 第25-26页 |
2.2.2 HKUST-1 的合成 | 第26页 |
2.2.3 Cu_2O的合成 | 第26-27页 |
2.2.4 Cu_2O@HKUST-1 的合成 | 第27页 |
2.2.5 X-粉末射线衍射(PXRD) | 第27页 |
2.2.6 透射电子显微电镜(TEM) | 第27页 |
2.2.7 环境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 第27-28页 |
2.2.8 热重-热差分析 | 第28页 |
2.2.9 CHN元素分析 | 第28页 |
2.2.10天美气相色谱(GC) | 第28-29页 |
2.3 结果与讨论 | 第29-34页 |
2.3.1 HKUST-1、球状纳米Cu_2O、Cu_2O@HKUST-1 合成的结果与讨论 | 第29-30页 |
2.3.2 HKUST-1、球状纳米Cu_2O、Cu_2O@HKUST-1 的PXRD分析 | 第30-31页 |
2.3.3 球状纳米Cu_2O和Cu_2O@HKUST-1 的TEM和SEM分析 | 第31-32页 |
2.3.4 HKUST-1、球形Cu_2O、Cu_2O@HKUST-1 的BET分析 | 第32页 |
2.3.5 CHN元素分析 | 第32页 |
2.3.6 HKUST-1、球形Cu_2O、Cu_2O@HKUST-1 的热重分析 | 第32-33页 |
2.3.7 HKUST-1、球形Cu_2O、Cu_2O@HKUST-1 的O_2-TPD、H_2-TPR分析 | 第33-34页 |
2.4 小结 | 第34-35页 |
第三章 Cu_2O@HKUST-1 核壳催化剂在催化反应中的一些应用 | 第35-42页 |
3.1 引言 | 第35-36页 |
3.2 实验部分 | 第36-40页 |
3.2.1 试剂和仪器 | 第36页 |
3.2.2 一氧化碳催化氧化反应 | 第36-38页 |
3.2.3 苯硼酸及其衍生物自偶联催化反应 | 第38-40页 |
3.3 实验结果分析与讨论 | 第40-41页 |
3.3.1 一氧化碳催化氧化反应结论与讨论 | 第40页 |
3.3.2 苯硼酸及其衍生物自偶联催化反应的分析 | 第40-41页 |
3.4 小结 | 第41-42页 |
第四章 电子束辐照HKUST-1 制备氧化亚铜并应用于苯乙烯环氧化 | 第42-49页 |
4.1 引言 | 第42页 |
4.2 不同剂量的电子束辐照HKUST-1 | 第42-43页 |
4.3 不同剂量的电子束辐照后的HKUST-1 催化C_8H_8环氧化反应 | 第43-44页 |
4.3.1 实验主要化学试剂与仪器 | 第43页 |
4.3.2 气相色谱仪测试C_8H_8环氧化反应产物 | 第43-44页 |
4.4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44-46页 |
4.4.1 HKUST-1 的透射电镜分析 | 第44页 |
4.4.2 HKUST-1 辐照前后X射线粉末衍射(PXRD)分析 | 第44-45页 |
4.4.3 HKUST130kGy的透射电镜分析 | 第45-46页 |
4.5 不同辐照剂量的HKUST-1 对C_8H_8环氧化反应的影响 | 第46-48页 |
4.6 小结 | 第48-49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49-51页 |
5.1 结论 | 第49页 |
5.2 展望 | 第49-51页 |
致谢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5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