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朔矿区景观指数粒度效应分析及景观多样性时空动态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23页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11-16页 |
1.1.1 选题背景 | 第11-13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3页 |
1.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13-16页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16-23页 |
1.2.1 生物多样性与景观生态学 | 第16-20页 |
1.2.2 景观多样性研究进展 | 第20-21页 |
1.2.3 尺度效应研究进展 | 第21-23页 |
第2章 研究区概况及数据处理 | 第23-29页 |
2.1 研究区概况 | 第23-26页 |
2.1.1 自然地理概况 | 第23-25页 |
2.1.2 社会经济概况 | 第25页 |
2.1.3 矿区煤矿开采及复垦概况 | 第25-26页 |
2.2 数据处理 | 第26-29页 |
2.2.1 景观类型分类 | 第26-27页 |
2.2.2 数据来源及预处理 | 第27-29页 |
第3章 景观类型变化分析 | 第29-39页 |
3.1 景观类型面积变化 | 第29-32页 |
3.2 景观类型空间变化(转移矩阵分析) | 第32-36页 |
3.3 景观类型时序变化 | 第36-38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8-39页 |
第4章 景观指数粒度效应分析 | 第39-51页 |
4.1 景观指数的选择及其意义 | 第39-44页 |
4.2 景观指数的粒度效应分析 | 第44-49页 |
4.2.1 景观指数随粒度变化的特征 | 第44-48页 |
4.2.2 景观指数适宜粒度 | 第48-49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49-51页 |
第5章 景观多样性时空动态研究 | 第51-60页 |
5.1 景观多样性的测定方法 | 第51-54页 |
5.1.1 景观斑块多样性指数 | 第51-52页 |
5.1.2 景观类型多样性指数 | 第52-53页 |
5.1.3 景观格局多样性指数 | 第53-54页 |
5.2 景观多样性时空动态分析 | 第54-58页 |
5.2.1 景观斑块多样性动态分析 | 第54-57页 |
5.2.2 景观类型多样性动态分析 | 第57页 |
5.2.3 景观格局多样性动态分析 | 第57-58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58-60页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0-62页 |
6.1 主要结论 | 第60-61页 |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第61-62页 |
致谢 | 第62-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9页 |
附录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