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4页 |
英文摘要 | 第4-5页 |
1 绪论 | 第8-14页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8-9页 |
1.2 课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2页 |
1.2.1 交流励磁抽水蓄能机组建模及稳态功率调节能力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1.2.2 交流励磁抽水蓄能机组功率控制策略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1.2.3 交流励磁抽水蓄能机组参与电网调频控制策略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 | 第12-14页 |
2 交流励磁抽水蓄能机组建模及稳态功率调节能力研究 | 第14-34页 |
2.1 引言 | 第14页 |
2.2 交流励磁抽水蓄能系统建模及功率解耦特性 | 第14-23页 |
2.2.1 交流励磁电机数学模型 | 第15-16页 |
2.2.2 可逆水泵水轮机数学模型 | 第16-17页 |
2.2.3 调速器及引水系统模型 | 第17页 |
2.2.4 变流器控制模型 | 第17-20页 |
2.2.5 交流励磁抽水蓄能机组功率解耦特性仿真 | 第20-23页 |
2.3 交流励磁抽水蓄能机组功率调节能力分析 | 第23-32页 |
2.3.1 交流励磁电机稳态功率计算原理 | 第23-26页 |
2.3.2 交流励磁抽水蓄能机组功率能力计算方法 | 第26-29页 |
2.3.3 功率调节能力算例分析 | 第29-32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2-34页 |
3 交流励磁抽水蓄能机组快速功率响应控制策略研究 | 第34-46页 |
3.1 引言 | 第34页 |
3.2 交流励磁抽水蓄能机组快速功率响应控制策略 | 第34-39页 |
3.2.1 可逆水泵水轮机负荷优化模型 | 第34-38页 |
3.2.2 ACEPSU快速功率响应控制策略 | 第38-39页 |
3.3 功率响应能力的仿真分析 | 第39-45页 |
3.3.1 发电运行工况 | 第40-42页 |
3.3.2 电动运行工况 | 第42-45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4 交流励磁抽水蓄能机组虚拟惯性调频控制策略研究 | 第46-60页 |
4.1 引言 | 第46页 |
4.2 交流励磁抽水蓄能机组改进虚拟惯性控制策略 | 第46-52页 |
4.2.1 交流励磁抽水蓄能机组虚拟惯量分析 | 第46-48页 |
4.2.2 传统虚拟惯性控制策略 | 第48-49页 |
4.2.3 带PD环节的改进虚拟惯性控制策略 | 第49-50页 |
4.2.4 控制参数整定 | 第50-52页 |
4.3 参与系统调频能力的仿真分析 | 第52-59页 |
4.3.1 负荷突增时系统频率响应性能仿真 | 第53-54页 |
4.3.2 负荷突减时系统频率响应性能仿真 | 第54-58页 |
4.3.3 不同频率控制下系统功率响应特性分析 | 第58-59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9-60页 |
5 基于惯性环节的变下垂系数调频控制策略研究 | 第60-74页 |
5.1 引言 | 第60页 |
5.2 基于惯性环节的变下垂系数调频控制策略 | 第60-63页 |
5.3 参与系统调频能力的仿真分析 | 第63-72页 |
5.3.1 负荷突增时系统频率响应性能仿真 | 第63-66页 |
5.3.2 负荷突减时系统频率响应性能仿真 | 第66-69页 |
5.3.3 两种控制策略对比 | 第69-72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72-74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74-76页 |
致谢 | 第76-78页 |
参考文献 | 第78-84页 |
附录 | 第84-85页 |
A. 电网调频控制3机系统仿真模型主要参数 | 第84-85页 |
B.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及承担的科研项目 | 第8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