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分子生物学论文--基因工程(遗传工程)论文

二硫吡咯酮类化合物thiolutin和aureothricin生物合成基因簇的相关研究

摘要第6-9页
ABSTRACT第9-11页
缩略语表第12-13页
1 前言第13-32页
    1.1 二硫吡咯酮类化合物的概述第13-19页
        1.1.1 二硫吡咯酮类化合物的结构特点与分离第13-17页
        1.1.2 二硫吡咯酮类化合物的生物活性第17-19页
    1.2 二硫吡咯酮类化合物的合成机制第19-28页
        1.2.1 非核糖体多肽的合成机制第19-20页
        1.2.2 Holomycin的生物合成研究第20-25页
        1.2.3 Thiomarinol的生物合成研究第25页
        1.2.4 定向前体合成二硫吡咯酮类化合物第25-27页
        1.2.5 二硫吡咯酮类化合物的化学合成机制第27-28页
    1.3 二硫吡咯酮类化合物的作用机制第28-30页
    1.4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第30-32页
2 材料与方法第32-54页
    2.1 实验材料第32-46页
        2.1.1 菌株与质粒第32-38页
        2.1.2 实验所用的引物第38-41页
        2.1.3 实验所用的培养基第41-43页
        2.1.4 生化试剂第43-45页
        2.1.5 实验仪器第45-46页
    2.2 实验方法第46-54页
        2.2.1 菌种培养及保藏第46页
        2.2.2 链霉菌总DNA的提取—醋酸钾法第46页
        2.2.3 链霉菌质粒DNA的少量提取第46-47页
        2.2.4 PCR扩增基因片段第47页
        2.2.5 DNA片段回收(Axygen DNA凝胶回收试剂盒)第47-48页
        2.2.6 醋酸钠纯化DNA第48页
        2.2.7 酶连反应第48页
        2.2.8 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制备及DNA转化第48-49页
        2.2.9 大肠杆菌质粒的小量抽提第49页
        2.2.10 大肠杆菌和链霉菌的两亲本属间接合转移第49页
        2.2.11 Southern杂交第49-51页
        2.2.12 提取RNA及反转录第51-53页
        2.2.13 PCR-tageting中大肠杆菌电转化感受态的制备及电转化第53页
        2.2.14 菌株的固体发酵及萃取检测第53-54页
3 结果与分析第54-101页
    3.1 二硫吡咯酮类化合物基因簇的比较与分析第54-55页
    3.2 Holomycin生物合成基因簇中部分基因功能的研究第55-67页
        3.2.1 酰基转移酶基因的相关研究第55-60页
        3.2.2 硫酯酶基因的相关研究第60-66页
        3.2.3 酰胺合成酶基因的相关研究第66-67页
    3.3 Aureothricin生物合成基因簇(aut)的初步研究第67-84页
        3.3.1 aut基因簇异源表达产物的分析第67-68页
        3.3.2 异源硫酯酶基因hlmK的共表达有效促进aut基因簇异源表达产物的高产第68-74页
        3.3.3 甲基转移酶基因orf2和orf7的功能研究第74-80页
        3.3.4 酰基转移酶基因autA的功能研究第80-84页
    3.4 Thiolutin生物合成基因簇(thi)的初步研究第84-101页
        3.4.1 thi基因簇异源表达产物的鉴定第84-85页
        3.4.2 硫氧还蛋白还原酶的相关研究第85-87页
        3.4.3 thi基因簇边界的确定第87-101页
4 讨论第101-105页
参考文献第105-113页
附录1第113-116页
附录2第116-117页
致谢第117页

论文共11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湘西北地区页岩气聚集条件及资源潜力评价
下一篇:丁香假单胞菌MB03比较基因组学及其侵染秀丽隐杆线虫机制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