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目录 | 第7-10页 |
插图索引 | 第10-11页 |
附表索引 | 第11-12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20页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2-13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2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13-18页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3-15页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5-18页 |
1.3 研究方法及论文的基本框架 | 第18-20页 |
1.3.1 研究方法 | 第18页 |
1.3.2 研究思路 | 第18-19页 |
1.3.3 研究框架 | 第19-20页 |
第2章 税收道德与纳税遵从相关性的理论分析 | 第20-29页 |
2.1 税收道德内涵的界定 | 第20-23页 |
2.1.1 税收道德的定义 | 第20页 |
2.1.2 税收道德的度量 | 第20-23页 |
2.2 纳税遵从内涵的界定 | 第23-26页 |
2.2.1 纳税遵从的定义 | 第23-24页 |
2.2.2 纳税遵从的类型 | 第24-26页 |
2.2.3 纳税遵从的度量 | 第26页 |
2.3 税收道德与纳税遵从的相关性 | 第26-29页 |
2.3.1 税收道德与税收心理契约 | 第26-27页 |
2.3.2 纳税遵从状况是税收道德水平的重要体现 | 第27页 |
2.3.3 税收道德是提高纳税遵从度的有效途径 | 第27-29页 |
第3章 我国纳税遵从现状的税收道德原因分析 | 第29-35页 |
3.1 我国纳税遵从的现状 | 第29-31页 |
3.2 我国纳税遵从度不高的税收道德原因 | 第31-35页 |
3.2.1 传统文化因素 | 第31页 |
3.2.2 纳税人因素 | 第31页 |
3.2.3 税收立法因素 | 第31-32页 |
3.2.4 政府行为因素 | 第32-33页 |
3.2.5 激励机制因素 | 第33页 |
3.2.6 社会因素 | 第33-35页 |
第4章 税收道德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 第35-43页 |
4.1 实证研究方案 | 第35-37页 |
4.1.1 调研方法和样本选择 | 第35-36页 |
4.1.2 提出假设和问卷设计 | 第36页 |
4.1.3 问卷统计与分析 | 第36-37页 |
4.2 实证分析 | 第37-41页 |
4.2.1 调查问卷信度和因子分析 | 第37-39页 |
4.2.2 各影响因素与税收道德的关联性分析 | 第39-41页 |
4.3 小结 | 第41-43页 |
第5章 从税收道德角度提高我国纳税遵从度的对策建议 | 第43-51页 |
5.1 纳税人层面的税收道德提升 | 第43-45页 |
5.1.1 加强税收宣传强化纳税意识 | 第43页 |
5.1.2 加强税收立法保护纳税人权利 | 第43-44页 |
5.1.3 以人为本重视纳税人个体特征 | 第44-45页 |
5.2 制度层面的税收道德建设 | 第45-47页 |
5.2.1 完善现行税收制度 | 第45页 |
5.2.2 提高纳税服务水平 | 第45页 |
5.2.3 规范执法行为确保执法公正 | 第45-46页 |
5.2.4 建立激励机制促进诚信纳税 | 第46-47页 |
5.3 政府用税行为的税收道德提升 | 第47-49页 |
5.3.1 优化财政支出结构 | 第47-48页 |
5.3.2 健全用税决策机制 | 第48页 |
5.3.3 健全用税监督机制 | 第48-49页 |
5.4 社会大环境的税收道德提升 | 第49-51页 |
5.4.1 强化税收社会责任优化社会纳税风气 | 第49页 |
5.4.2 加强部门合作实现综合治税 | 第49-51页 |
结论 | 第51-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7页 |
致谢 | 第57-58页 |
附录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完成的学术论文 | 第58-59页 |
附录B 问卷调查 | 第59-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