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园艺论文--果树园艺论文--杂果类论文--枣论文

干旱胁迫对酸枣生理特性的影响及叶茶加工工艺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2-27页
    1.1 选题目的及意义第12-13页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第13-27页
        1.2.1 酸枣研究现状第13-20页
        1.2.2 植物干旱胁迫生理研究现状第20-27页
第二章 不同土壤水分条件对酸枣耗水特性和次生代谢的影响及灌排水制度建立第27-47页
    2.1 不同土壤水分条件对酸枣耗水特性的影响第27-34页
        2.1.1 材料与方法第27-28页
        2.1.2 结果与分析第28-34页
        2.1.3 讨论与小结第34页
    2.2 不同土壤水分条件对酸枣次生代谢产物的影响第34-43页
        2.2.1 材料与方法第35-37页
        2.2.2 结果与分析第37-43页
        2.2.3 讨论与小结第43页
    2.3 酸枣规范化栽培过程中灌排水制度的建立第43-47页
        2.3.1 灌排水指标的建立第44页
        2.3.2 灌排水量计算依据第44-45页
        2.3.3 灌排水制度建立第45-47页
第三章 不同土壤水分对酸枣植株生长和光合蒸腾特性的影响第47-92页
    3.1 不同土壤水分条件对酸枣植株生长特性的影响第47-69页
        3.1.1 材料与方法第47页
        3.1.2 结果与分析第47-66页
        3.1.3 讨论第66-68页
        3.1.4 小结第68-69页
    3.2 不同土壤水分条件对酸枣光合蒸腾作用的影响第69-86页
        3.2.1 材料与方法第69页
        3.2.2 结果与分析第69-85页
        3.2.3 讨论与小结第85-86页
    3.3 不同土壤水分条件对酸枣叶水分生理特性的影响第86-92页
        3.3.1 材料与方法第86-87页
        3.3.2 结果与分析第87-91页
        3.3.3 讨论与小结第91-92页
第四章 干旱-复水对酸枣叶相对含水量、保护酶及光合特征的影响第92-108页
    4.1 材料与方法第92-93页
        4.1.1 材料培养第92页
        4.1.2 组织含水量和相对含水量测定第92-93页
        4.1.3 耗水量的测定第93页
        4.1.4 保护酶活性和细胞膜相对透性测定第93页
        4.1.5 光合速率的测定第93页
    4.2. 结果与分析第93-105页
        4.2.1 干旱-复水处理下酸枣含水量变化第93页
        4.2.2 干旱-复水处理下酸枣耗水量变化第93-94页
        4.2.3 干旱-复水处理下酸枣保护酶变化第94-95页
        4.2.4 干旱-复水处理下酸枣细胞膜相对透性变化第95页
        4.2.5 干旱-复水处理下酸枣光合蒸腾参数变化第95-96页
        4.2.6 干旱-复水处理下复水前后酸枣光饱和曲线变化第96-105页
    4.3 讨论与小结第105-108页
        4.3.1 干旱-复水后酸枣幼苗对水分的利用第105页
        4.3.2 干旱-复水后对酸枣幼苗的保护酶影响第105-106页
        4.3.3 干旱-复水后对酸枣幼苗光合的影响第106页
        4.3.4 干旱-复水前后对酸枣幼苗的光响应第106-108页
第五章 酸枣叶茶加工工艺研究第108-117页
    5.1. 材料与方法第108-109页
        5.1.1 试验材料第108页
        5.1.2 酸枣叶茶初步加工工艺拟定第108页
        5.1.3 酸枣叶茶加工操作要点第108页
        5.1.4 酸枣叶茶黄酮含量的测定第108页
        5.1.5 单因素试验设计第108页
        5.1.6 响应面试验设计优化酸枣叶茶加工工艺第108-109页
        5.1.7 模型拟合及工艺优化第109页
        5.1.8 优化工艺的验证第109页
    5.2 结果与分析第109-116页
        5.2.1 单因素试验分析第109-111页
        5.2.2 响应面设计试验结果与模型拟合分析第111-116页
        5.2.3 从酸枣仁中提取总黄酮的优化工艺验证第116页
    5.3 小结第116-117页
第六章 结论第117-119页
    6.1 酸枣的耗水特性、次生代谢产物积累及灌排水制度的建立第117页
    6.2 酸枣的生长和生理特性第117页
    6.3 干旱-复水对酸枣的影响第117-118页
    6.4 酸枣叶茶加工工艺第118-119页
参考文献第119-132页
致谢第132-133页
个人简介第133页

论文共13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新型蛋白质酪氨酸磷酸酯酶1B抑制剂的设计、合成及生物活性研究
下一篇:金属纳米结构中表面等离激元的耦合和杂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