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一般工业技术论文--工程材料学论文--特种结构材料论文

金属纳米结构中表面等离激元的耦合和杂化研究

摘要第6-8页
Abstract第8-9页
目录第10-12页
引言第12-14页
第一章 金属纳米结构光学特性的研究第14-45页
    1.1 金属纳米材料的光学性质第14-31页
        1.1.1 局域表面等离激元的基本特性第14-15页
        1.1.2 亚波长尺寸金属纳米粒子的共振模式第15-24页
        1.1.3 局域表面等离激元之间的杂化理论第24-28页
        1.1.4 周期性金属纳米结构的表面等离激元共振特性第28-31页
    1.2 研究局域表面等离激元的理论方法第31-45页
        1.2.1 离散偶极近似的基本原理第31-32页
        1.2.2 离散偶极近似(DDA)的准确性验证第32-39页
        1.2.3 时域有限差分方法(Finite Difference Time Domain,FDTD)第39-40页
        1.2.4 时域有限差分方法(FDTD)计算电场分布第40-45页
第二章 二维叠加双层金纳米盘阵列的表面等离激元研究第45-54页
    2.1 理论计算模型第45-46页
    2.2 单层纳米盘和双层纳米盘表面等离激元共振第46-47页
    2.3 明态表面等离激元与衍射耦合第47-49页
    2.4 暗态表面等离激元与衍射耦合第49-50页
    2.5 周围介质对于暗态表面等离激元与衍射耦合的影响第50-51页
    2.6 双层纳米盘阵列的表面等离激元共振的电场分布第51-52页
    2.7 本章小结第52-54页
第三章 带孔金/银纳米合金球壳的多极光学特性研究第54-62页
    3.1 实验部分第55页
        3.1.1 合成中空金/银合金纳米壳第55页
        3.1.2 样品的表征与测试第55页
    3.2 中空金/银合金纳米壳的形貌表征第55-56页
    3.3 中空金/银合金纳米壳的消光光谱测量第56-57页
    3.4 DDA方法计算金/银合金纳米壳的消光光谱第57-59页
    3.5 利用FDTD方法研究金/银合金纳米壳的表面等离激元模式第59-61页
    3.6 本章小结第61-62页
第四章 表面等离激元感应增透结构第62-71页
    4.1 样品的加工、表征与测试第62-63页
    4.2 样品的形貌表征第63-64页
    4.3 DDA研究导电层对于暗态表面等离激元的影响第64-66页
    4.4 DDA计算明极子和暗极子的表面等离激元共振第66-68页
    4.5 DDA计算以及实验测量的表面等离激元共振腔的消光谱第68-69页
    4.6 利用FDTD方法模拟双光束激发第69-70页
    4.7 本章小结第70-71页
第五章 一维带孔金属纳米薄膜的光学性质研究第71-79页
    5.1 理论计算模型第71-72页
    5.2 纳米薄膜示意图第72页
    5.3 改变纳米孔的间距第72-73页
    5.4 改变纳米孔的数量第73-74页
    5.5 改变纳米孔的直径第74-75页
    5.6 改变薄膜的厚度第75-76页
    5.7 改变薄膜的宽度第76-77页
    5.8 本章小结第77-79页
第六章 总结第79-81页
参考文献第81-100页
博士期间发表论文第100-102页
致谢第102页

论文共10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干旱胁迫对酸枣生理特性的影响及叶茶加工工艺研究
下一篇:基于壳聚糖衍生物的功能化纳米/微米药物传递体系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