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22页 |
1.1 研究缘起 | 第11-12页 |
1.1.1 区域活动和幼儿教师言语指导的重要性 | 第11页 |
1.1.2 该领域研究的启示 | 第11页 |
1.1.3 研究者的个人兴趣 | 第11-12页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2页 |
1.2.1 研究目的 | 第12页 |
1.2.2 研究意义 | 第12页 |
1.3 文献综述 | 第12-16页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1.3.3 对现有文献的述评 | 第15-16页 |
1.4 概念界定 | 第16-20页 |
1.4.1 区域活动 | 第16-17页 |
1.4.2 幼儿教师言语指导 | 第17页 |
1.4.3 相关操作性定义 | 第17-20页 |
1.5 研究设计 | 第20-22页 |
1.5.1 研究对象的选取 | 第20页 |
1.5.2 研究方法的运用 | 第20-22页 |
第2章 幼儿园区域活动中教师言语指导的观察结果分析 | 第22-34页 |
2.1 教师言语指导类型的分析 | 第22-27页 |
2.1.1 教师言语指导类型的总体分布 | 第22-23页 |
2.1.2 不同年龄班教师言语指导的类型 | 第23-27页 |
2.2 教师言语指导性质的分析 | 第27-29页 |
2.2.1 教师言语指导性质的总体分布 | 第27-28页 |
2.2.2 不同年龄班教师言语指导性质的差异 | 第28-29页 |
2.3 教师言语指导内容的分析 | 第29-32页 |
2.3.1 教师言语指导内容的总体分布 | 第29-30页 |
2.3.2 不同年龄班教师言语指导的内容 | 第30-32页 |
2.4 结论 | 第32-34页 |
2.4.1 幼儿教师言语指导的类型 | 第32-33页 |
2.4.2 幼儿教师言语指导的性质 | 第33页 |
2.4.3 幼儿教师言语指导的内容 | 第33-34页 |
第3章 幼儿园区域活动中教师言语指导的探讨 | 第34-48页 |
3.1 教师言语指导的特点 | 第34-36页 |
3.1.1 教师言语指导的开放性较强 | 第34页 |
3.1.2 教师言语指导的性质以中性为主 | 第34-35页 |
3.1.3 教师言语指导的内容以知识技能为主 | 第35页 |
3.1.4 教师言语指导重视幼儿的学习品质 | 第35-36页 |
3.2 教师言语指导存在的问题 | 第36-38页 |
3.2.1 教师言语指导存在一定的控制性 | 第36-37页 |
3.2.2 教师言语指导不够具体和准确 | 第37页 |
3.2.3 教师言语指导的随意性较强 | 第37-38页 |
3.2.4 教师言语指导的消极性增强 | 第38页 |
3.3 教师言语指导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38-48页 |
3.3.1 幼儿的特点 | 第38-41页 |
3.3.2 幼儿教师的专业素养 | 第41-44页 |
3.3.3 幼儿园的影响 | 第44-46页 |
3.3.4 家长和社会的影响 | 第46-48页 |
第4章 教育建议 | 第48-54页 |
4.1 幼儿教师自身言语指导能力的提升 | 第48-52页 |
4.1.1 教师应促进自身专业发展 | 第48-49页 |
4.1.2 教师应加强自我反思 | 第49-50页 |
4.1.3 教师言语指导应更加注重开放性 | 第50页 |
4.1.4 教师言语指导应由笼统转向具体 | 第50-51页 |
4.1.5 教师应给予幼儿更多自主空间 | 第51-52页 |
4.2 幼儿园的支持 | 第52-53页 |
4.2.1 调整管理制度,减轻教师负担 | 第52页 |
4.2.2 增加幼儿教师参与培训的机会 | 第52-53页 |
4.3 家长和社会的配合 | 第53-54页 |
结语 | 第54-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8页 |
附录 | 第58-60页 |
致谢 | 第60-61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