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化学工业论文--其他化学工业论文--发酵工业论文--酶制剂(酵素)论文

嗜热子囊菌产耐热木聚糖酶的条件及酶学性质的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缩略词表第12-13页
第一章 绪论第13-25页
    1.1 高温菌和高温菌酶第13-14页
        1.1.1 高温菌第13页
        1.1.2 高温菌酶第13-14页
    1.2 木聚糖第14-15页
    1.3 木聚糖酶的研究进展第15-22页
        1.3.1 木聚糖酶简介第15-16页
        1.3.2 木聚糖酶的分类第16-17页
        1.3.3 木聚糖酶产生的诱导机理第17-18页
        1.3.4 影响木聚糖酶热稳定性的因素第18-19页
        1.3.5 木聚糖酶的催化结构域第19-20页
        1.3.6 木聚糖酶的催化水解机理第20-22页
    1.4 木聚糖酶的应用第22-24页
        1.4.1 木聚糖酶在医药行业的应用第22页
        1.4.2 木聚糖酶在食品行业的应用第22页
        1.4.3 木聚糖酶在纸浆和造纸行业的应用第22-23页
        1.4.4 木聚糖酶在饲料行业的应用第23页
        1.4.5 木聚糖酶在生产燃料乙醇方面的应用第23-24页
    1.5 本课题的研究背景及研究内容第24-25页
        1.5.1 研究背景第24页
        1.5.2 研究内容第24-25页
第二章 产耐热木聚糖酶菌株的筛选第25-38页
    2.1 引言第25页
    2.2 实验材料第25-26页
        2.2.1 样品来源第25页
        2.2.2 材料与试剂第25-26页
        2.2.3 仪器与设备第26页
    2.3 实验方法第26-31页
        2.3.1 培养基制备第26-27页
        2.3.2 菌种筛选第27页
        2.3.3 酶活测定方法第27-29页
        2.3.4 酶活单位定义第29页
        2.3.5 产木聚糖酶菌株的鉴定第29-30页
        2.3.6 数据处理第30-31页
    2.4 结果与讨论第31-37页
        2.4.1 产木聚糖酶菌株的分离第31页
        2.4.2 产木聚糖酶菌株的复筛结果第31-32页
        2.4.3 各菌株产酶情况第32-33页
        2.4.4 产木聚糖酶菌株的鉴定第33-37页
        2.4.5 T. aurantiacus CGMCC11334菌株产酶随时间的变化情况第37页
    2.5 本章小结第37-38页
第三章 T. aurantiacus产耐热木聚糖酶最大水解活性的培养条件优化第38-57页
    3.1 引言第38页
    3.2 实验材料第38-39页
        3.2.1 菌种第38页
        3.2.2 试剂第38-39页
        3.2.3 仪器与设备第39页
    3.3 实验方法第39-42页
        3.3.1 培养方法第39页
        3.3.2 培养条件优化第39-40页
        3.3.3 培养基组成优化第40-41页
        3.3.4 正交实验设计第41页
        3.3.5 酶活的测定方法第41页
        3.3.6 糖得率的测定第41页
        3.3.7 数据处理第41-42页
    3.4 结果与讨论第42-56页
        3.4.1 培养条件单因素优化结果第42-45页
        3.4.2 培养基组成单因素优化结果第45-49页
        3.4.3 正交实验分析第49-56页
    3.5 本章小结第56-57页
第四章 T. aurantiacus产耐热木聚糖酶的分离纯化及其酶学性质的研究第57-72页
    4.1 引言第57页
    4.2 材料与仪器第57-58页
        4.2.1 菌种第57页
        4.2.2 试剂第57页
        4.2.3 实验仪器第57-58页
    4.3 实验方法第58-61页
        4.3.1 粗酶液的制备第58页
        4.3.2 木聚糖酶的分离纯化第58-59页
        4.3.3 木聚糖酶酶学性质的研究第59-60页
        4.3.4 数据处理第60-61页
    4.4 结果与讨论第61-70页
        4.4.1 木聚糖酶的纯化第61-66页
        4.4.2 木聚糖酶的酶学性质第66-70页
    4.5 本章小结第70-72页
第五章 全文总结及展望第72-74页
    5.1 全文主要结论第72-73页
    5.2 存在问题及展望第73-74页
参考文献第74-82页
致谢第82-83页
攻读硕士学位阶段发表的论文第83页

论文共8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南极磷虾共生微生物的筛选及其抗氧化多肽的发酵制备和活性研究
下一篇:褐煤直接/分级催化气化制富H2/CH4气实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