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20页 |
1.1 选题背景、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0-13页 |
1.1.1 选题背景 | 第10-11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1.1.3 研究目的 | 第12-13页 |
1.2 研究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13-16页 |
1.2.1 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1.2.2 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1.2.3 技术路线图 | 第15-16页 |
1.3 本研究的核心概念界定 | 第16-17页 |
1.3.1 PPP定义 | 第16页 |
1.3.2 PPP政策 | 第16-17页 |
1.3.3 PPP模式 | 第17页 |
1.4 创新点与关键问题 | 第17-20页 |
1.4.1 本研究的创新点 | 第17-18页 |
1.4.2 本研究的关键性问题 | 第18-20页 |
第2章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 第20-26页 |
2.1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20-22页 |
2.1.1 PPP模式的理论与应用研究 | 第20-21页 |
2.1.2 PPP立法规制、政策研究 | 第21页 |
2.1.3 公共政策工具分类研究 | 第21-22页 |
2.2 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22-24页 |
2.2.1“摸着石头过河”的中国政策试验 | 第22页 |
2.2.2 政策生命周期理论 | 第22-23页 |
2.2.3 制度演化理论 | 第23-24页 |
2.3 研究的理论模型 | 第24-26页 |
第3章 中国PPP政策阶段特征与项目试验案例分析 | 第26-34页 |
3.1 PPP政策样本收集与分析 | 第26-28页 |
3.1.1 政策数量阶段性特征分析 | 第26-28页 |
3.1.2 政策部门协同性分析 | 第28页 |
3.2 基于项目试验的政策演化阶段性分析 | 第28-34页 |
3.2.1 试点起步阶段 | 第28-30页 |
3.2.2 加速发展阶段 | 第30-32页 |
3.2.3 战略调整阶段 | 第32页 |
3.2.4 全面推广阶段 | 第32-34页 |
第4章 中国PPP政策演化动力与机制分析 | 第34-48页 |
4.1 中央层面PPP政策着力点分析 | 第34-40页 |
4.1.1 政策工具分析框架构建 | 第34-36页 |
4.1.1.1 基本型政策工具维度 | 第34-35页 |
4.1.1.2 PPP政策目标导向维度 | 第35页 |
4.1.1.3 二维分类框架 | 第35-36页 |
4.1.2 统计与分析 | 第36-40页 |
4.1.2.1 基本型政策工具分析 | 第36-39页 |
4.1.2.2 PPP政策目标导向分析 | 第39-40页 |
4.2 我国PPP政策主题演化分析 | 第40-48页 |
4.2.1 方法介绍 | 第40-41页 |
4.2.2 实证研究与结果分析 | 第41-48页 |
4.2.2.1 各阶段政策高频主题词分析 | 第41-43页 |
4.2.2.2 高频主题词聚类分析 | 第43-48页 |
第5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第48-52页 |
5.1 研究结论与建议 | 第48-49页 |
5.1.1 政策阶段分化明显,法律层级较低 | 第48页 |
5.1.2 需求型政策工具占比较低,政策工具协调性差 | 第48页 |
5.1.3 激励型政策工具有待强化与创新 | 第48-49页 |
5.1.4 项目试验、模式创新与政策主题演化存在互动关系 | 第49页 |
5.2 研究展望 | 第49-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6页 |
附录 | 第56-62页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第62-64页 |
致谢 | 第64-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