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高等教育论文--世界各国高等教育概况论文--中国论文

我国高校贫困生教育救助问题研究--以黑龙江省A大学为例

中文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绪论第9-17页
    一、研究目的及意义第9-10页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0-16页
    三、研究方法和框架第16-17页
第一章 高校贫困生教育救助概述第17-28页
    第一节 高校贫困生教育救助的概念界定第17-21页
        一、高校贫困生的概念界定及成因分析第17-19页
        二、高校教育救助的概念界定及构成第19-21页
    第二节 高校贫困生教育救助的理论基础第21-23页
        一、福利多元化理论第21-22页
        二、教育公平理论第22-23页
    第三节 我国高校贫困生教育救助的历史沿革第23-27页
        一、免学费加助学金阶段(1952 年-1983 年)第23页
        二、助学金和奖学金并存阶段(1983 年-1986 年)第23-24页
        三、奖学金和助学贷款并存阶段(1987 年-1989 年)第24页
        四、高校教育救助体系初步形成阶段(1989 年-2007 年)第24-25页
        五、多元化高校教育救助的新发展(2007 年至今)第25-27页
    本章小结第27-28页
第二章 我国高校贫困生教育救助实证分析-以黑龙江省A大学为例第28-42页
    第一节 A大学学生及家庭基本情况第28-29页
        一、学生生源地构成第28页
        二、学生家庭收入构成第28-29页
    第二节 A大学教育救助项目构成及实施情况第29-32页
        一、A大学教育救助项目构成第29-30页
        二、A大学教育救助各项目的实施情况第30-32页
    第三节 A大学教育救助项目实施效果调查与分析第32-36页
        一、A大学教育救助项目实施效果调查第32-36页
        二、A大学教育救助项目实施效果分析第36页
    第四节 我国高校贫困生教育救助存在的问题第36-41页
        一、教育救助中社会力量参与不足第36-37页
        二、贫困生的认定存在弄虚作假行为第37-38页
        三、奖助学金的资助水平不合理第38-39页
        四、勤工助学岗位有限且缺乏企业参与第39页
        五、易对贫困生心理造成不良影响第39-41页
    本章小结第41-42页
第三章 国外高校教育救助的典型做法与启示第42-47页
    第一节 美国高校教育救助的做法与启示第42-43页
        一、美国高校教育救助的做法第42-43页
        二、美国高校教育救助对我国的启示第43页
    第二节 英国高校教育救助的做法与启示第43-45页
        一、英国高校教育救助的做法第43-44页
        二、英国高校教育救助对我国的启示第44-45页
    第三节 日本高校教育救助的做法与启示第45-46页
        一、日本高校教育救助的做法第45-46页
        二、日本高校教育救助的对我国的启示第46页
    本章小结第46-47页
第四章 完善我国高校贫困生教育救助的对策第47-56页
    第一节 构建多方参与的教育救助体系第47-48页
        一、不断加大财政投入第47页
        二、鼓励社会力量的广泛参入第47-48页
    第二节 完善高校贫困生认定及监督制度第48-50页
        一、构建贫困生认定指标体系第48-49页
        二、建立贫困生调查与监督机制第49-50页
    第三节 转变救助方式并优化资源分配第50-52页
        一、由无偿救助向有偿救助转变第50-51页
        二、合理分配奖助学金资源第51-52页
    第四节 拓展勤工助学的渠道和方式第52-53页
        一、积极开展校企合作第52页
        二、建立勤工助学实习基地第52-53页
    第五节 重视对高校贫困学生的心理援助第53-55页
        一、引导学生正确看待教育救助第53-54页
        二、加强对贫困生心理危机的干预第54-55页
    本章小结第55-56页
结论第56-57页
参考文献第57-60页
附录第60-64页
致谢第64-65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第65页

论文共6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多维视野下旅游管理专业教育--人才培养供需矛盾研究
下一篇:民办高校AY学院财务风险防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