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摘要 | 第5-6页 |
| Abstract | 第6页 |
| 第1章 引言 | 第10-17页 |
| 1.1 研究背景和选题意义 | 第10-12页 |
| 1.1.1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 1.1.2 选题意义 | 第11-12页 |
| 1.2 文献综述 | 第12-15页 |
| 1.2.1 国内文献综述 | 第12-13页 |
| 1.2.2 国外文献综述 | 第13-14页 |
| 1.2.3 文献评述 | 第14-15页 |
|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15-16页 |
| 1.3.1 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 1.3.2 研究方法 | 第16页 |
| 1.4 本文创新之处 | 第16-17页 |
| 第2章 概念界定及基本理论 | 第17-25页 |
| 2.1 有关概念 | 第17-20页 |
| 2.1.1 企业集团 | 第17页 |
| 2.1.2 整体上市 | 第17-18页 |
| 2.1.3 财务效应 | 第18-20页 |
| 2.2 相关理论 | 第20-25页 |
| 2.2.1 规模经济理论 | 第20-21页 |
| 2.2.2 协同效应理论 | 第21-22页 |
| 2.2.3 公司控制权理论 | 第22-23页 |
| 2.2.4 市场势力理论 | 第23页 |
| 2.2.5 并购风险理论 | 第23-25页 |
| 第3章 美的集团整体上市的财务效应分析 | 第25-50页 |
| 3.1 美的集团整体上市的概况 | 第25-31页 |
| 3.1.1 整体上市关联方简介 | 第25-29页 |
| 3.1.2 整体上市的动因、方案、过程 | 第29-31页 |
| 3.2 美的集团整体上市前后股价的变化 | 第31-33页 |
| 3.2.1 整体上市前的股票市场反应 | 第31-32页 |
| 3.2.2 整体上市后的股票市场反应 | 第32-33页 |
| 3.3 综合财务指标分析 | 第33-45页 |
| 3.3.1 案例数据选取 | 第33-34页 |
| 3.3.2 偿债能力分析 | 第34-36页 |
| 3.3.3 营运能力分析 | 第36-38页 |
| 3.3.4 盈利能力分析 | 第38-41页 |
| 3.3.5 成长能力分析 | 第41-43页 |
| 3.3.6 综合杜邦分析 | 第43-45页 |
| 3.4 美的集团整体上市的财务效应正向表现分析 | 第45-47页 |
| 3.4.1 规模效应发挥所长,规模优势助推公司发展 | 第45-46页 |
| 3.4.2 股权激励提升员工积极性,助力公司业绩提升 | 第46页 |
| 3.4.3 协同效应优化资源配置,提升公司竞争力 | 第46-47页 |
| 3.5 美的集团整体上市的财务效应负向表现及原因分析 | 第47-49页 |
| 3.5.1 货币资金相对缺乏,增加企业资金压力 | 第47页 |
| 3.5.2 营运能力变弱,未跟上资产规模增长水平 | 第47-48页 |
| 3.5.3 相关成本仍有降低空间,协同效应仍有发挥空间 | 第48-49页 |
| 3.6 美的集团整体上市面临的财务风险分析 | 第49-50页 |
| 3.6.1 偿债能力风险 | 第49页 |
| 3.6.2 大额存货面临市场变化风险 | 第49页 |
| 3.6.3 汇率风险 | 第49-50页 |
| 第4章 美的集团整体上市的启示及对策 | 第50-54页 |
| 4.1 启示 | 第50-52页 |
| 4.1.1 注重整体上市的整合 | 第50-51页 |
| 4.1.2 战略眼光要放长远 | 第51页 |
| 4.1.3 慎重权衡风险与机遇 | 第51-52页 |
| 4.2 相关建议及对策 | 第52-54页 |
| 4.2.1 优化筹资结构,拓展销售渠道 | 第52页 |
| 4.2.2 实行更为有效的应收账款管理政策 | 第52-53页 |
| 4.2.3 加强成本控制,提升公司盈利能力 | 第53-54页 |
| 第5章 研究结论和不足 | 第54-55页 |
| 5.1 研究结论 | 第54页 |
| 5.2 案例研究的不足 | 第54-55页 |
| 参考文献 | 第55-58页 |
| 致谢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