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字形信控交叉口几何特征与交通渠化关系的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6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8-9页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9-10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4页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1.4 研究内容 | 第14页 |
1.5 技术路线 | 第14-16页 |
第二章 十字形交叉口的分类及几何特征 | 第16-23页 |
2.1 平面交叉口及几何形式的分类 | 第16-17页 |
2.2 十字交叉口设计范围 | 第17-19页 |
2.2.1 十字交叉口机动车道上游功能区 | 第17-19页 |
2.2.2 交叉口下游功能区 | 第19页 |
2.3 十字交叉口的几何特征 | 第19-22页 |
2.3.1 平纵线形设计 | 第20页 |
2.3.2 超高 | 第20-21页 |
2.3.3 视距 | 第21页 |
2.3.4 交通管控 | 第21-22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2-23页 |
第三章 十字形信控交叉口渠化类型及优化设计 | 第23-68页 |
3.1 十字形交叉口渠化概述 | 第23-26页 |
3.1.1 交通冲突分析 | 第23-24页 |
3.1.2 渠化的原则 | 第24-26页 |
3.1.3 渠化的要点 | 第26页 |
3.2 十字形非信控平面交叉口渠化现状与问题 | 第26-29页 |
3.2.1 交叉口视距不足 | 第27页 |
3.2.2 标志标线缺失 | 第27-28页 |
3.2.3 路口有障碍物 | 第28页 |
3.2.4 与非机动车、行人冲突 | 第28页 |
3.2.5 管理方式 | 第28-29页 |
3.3 十字形信控交叉口渠化的现状与问题 | 第29-34页 |
3.3.1 进、出口车道数量不均衡 | 第29页 |
3.3.2 交叉口面积太大 | 第29-30页 |
3.3.3 导向车道设置不合理 | 第30-31页 |
3.3.4 岛状设施设置不合理 | 第31-32页 |
3.3.5 交通标线设置不合理 | 第32-33页 |
3.3.6 交通标志的不合理 | 第33-34页 |
3.4 十字型信控交叉口机动车优化方法与措施 | 第34-58页 |
3.4.1 交通工程法 | 第34-56页 |
3.4.2 交通管理法 | 第56-57页 |
3.4.3 信号配时控制法 | 第57-58页 |
3.5 十字型信控交叉口非机动车优化方法与措施 | 第58-64页 |
3.5.1 自行车候驶区 | 第59-60页 |
3.5.2 交叉口内自行车车道标线 | 第60-61页 |
3.5.3 左转二次过街候驶区 | 第61页 |
3.5.4 自行车专用道 | 第61-62页 |
3.5.5 美国非机动车渠化部分实例 | 第62-63页 |
3.5.6 不合理的非机动车渠化设计 | 第63-64页 |
3.6 十字型信控交叉口行人优化方法与措施 | 第64-67页 |
3.6.1 二次过街 | 第65页 |
3.6.2 安全岛 | 第65页 |
3.6.3 人行横道 | 第65-67页 |
3.7 本章小结 | 第67-68页 |
第四章 平面交叉口渠化工程实例 | 第68-74页 |
4.1 工程概况 | 第68-69页 |
4.2 渠化步骤 | 第69页 |
4.3 模范大道与将军大道交叉口渠化设计实例 | 第69-73页 |
4.3.1 交叉口实际情况及问题 | 第69-70页 |
4.3.2 机动车渠化设计 | 第70-73页 |
4.3.3 非机动车和行人渠化 | 第73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73-74页 |
总结和展望 | 第74-75页 |
参考文献 | 第75-79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79-80页 |
致谢 | 第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