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高等教育论文--思想政治教育、德育论文

高校学生资助工作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页
第1章 绪论第11-17页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第11-13页
        1.1.1 研究背景第11-12页
        1.1.2 选题意义第12-13页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第13-15页
        1.2.1 国外研究进展第13-14页
        1.2.2 国内研究进展第14-15页
        1.2.3 国外研究现状分析第15页
    1.3 本文主要研究思路第15-17页
        1.3.1 研究方法第15页
        1.3.2 创新点第15-17页
第2章 高校学生资助工作中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概念和必要性第17-21页
    2.1 高校学生资助工作中思想政治教育相关概念的界定第17-18页
        2.1.1 高校学生资助工作中思想政治教育的概念界定第17页
        2.1.2 高校学生资助工作中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对象的界定第17-18页
    2.2 高校学生资助工作中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第18-21页
        2.2.1 有利于我国社会的稳定发展第18页
        2.2.2 有利于全面构建和谐校园第18-19页
        2.2.3 有利于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第19页
        2.2.4 有利于受资助学生的全面发展第19-21页
第3章 高校学生资助工作的思想政治教育现状及原因分析第21-35页
    3.1 高校学生资助工作中思想政治教育实证调查基本情况概述第21-31页
        3.1.1 学生受助前的思想状态调查第22-24页
        3.1.2 受助学生在校期间的思想状态调查第24-30页
        3.1.3 受助学生就业后思想状态调查第30-31页
    3.2 高校受资助学生的思想现状第31-33页
        3.2.1 对资助政策和意义存在认知误区第32页
        3.2.2 缺乏感恩之心,自强自立意识淡化第32页
        3.2.3 内心压力较大,心理问题较为突出第32-33页
    3.3 高校受资助学生思想现状的形成原因第33-35页
        3.3.1 高校在学生资助过程中,重物质资助,轻精神资助第33页
        3.3.2 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缺乏针对性,教育手段偏重心理辅导第33-34页
        3.3.3 自我教育意识淡薄,缺乏有效引导第34-35页
第4章 提高高校资助工作中思想政治教育育人功能的有效途径第35-44页
    4.1 树立科学的高校资助工作思想政治教育理念第35-36页
        4.1.1 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第35页
        4.1.2 坚持全面性与针对性相结合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第35-36页
    4.2 加强高校资助工作中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第36-37页
        4.2.1 完善资助工作机构,建设专业资助育人队伍第36-37页
        4.2.2 完善资助育人队伍的选拔和培养机制第37页
        4.2.3 构建高校与家庭的思想政治教育联动机制第37页
    4.3 优化高校资助工作中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第37-41页
        4.3.1 加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自立自强教育第38页
        4.3.2 强化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诚信教育第38-39页
        4.3.3 加深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感恩教育第39页
        4.3.4 重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励志教育第39-40页
        4.3.5 增加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职业能力的培育第40-41页
    4.4 创新高校资助工作中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第41-42页
        4.4.1 创新高校资助工作中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必要性第41页
        4.4.2 利用共性,增加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间的相互教育第41-42页
    4.5 建立高校资助工作中精准施策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体系第42-44页
结论第44-45页
附录 关于高校学生资助情况调查问卷第45-50页
参考文献第50-52页
致谢第52-53页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含录用)的学术论文第53页

论文共5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思想政治教育视角下高校大学生偶像崇拜心理研究
下一篇:辽宁省高校理论社团建设与发展研究